[发明专利]一种快速3M自动阅读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6512.4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8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耿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科新创医疗科技(盐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自动 阅读器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检测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快速3M自动阅读器,包括阅读器本体,所述阅读器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两组联动腔,所述联动腔内均转动设置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下端均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与联动腔相配合的活塞,所述阅读器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密封垫,所述阅读器本体内设置有与螺纹套筒相配合的联动机构,通过取出摇把转动转盘,带动蜗杆调节蜗轮,螺纹套筒在蜗轮的带动下旋转导致螺杆和活塞上移,使活塞、联动腔、密封垫和放置台形成负压将3M自动阅读器固定于放置台上;通过固定板和辅助固定板配合进一步稳定3M自动阅读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检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3M自动阅读器。
背景技术
微生物,是指一切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楚,因而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微生物通常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目前微生物存活检测方法通常为用3M生物阅读器进行检测,但是现有的3M自动阅读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环境要求很严格,不能被颠簸摇晃,不然会影响检测效率和检测效果,目前的3M自动阅读器为随意摆放在置物台上,无固定装置,容易受到人为因素造成3M阅读器晃动延长检测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微生物存活检测方法通常为用3M 生物阅读器进行检测,但是现有的3M自动阅读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环境要求很严格,不能被颠簸摇晃,不然会影响检测效率和检测效果,目前的3M自动阅读器为随意摆放在置物台上,无固定装置,容易受到人为因素造成3M阅读器晃动延长检测时间等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快速3M自动阅读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快速3M自动阅读器,包括阅读器本体,所述阅读器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两组联动腔,所述联动腔内均转动设置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下端均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与联动腔相配合的活塞,所述阅读器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密封垫,所述阅读器本体内设置有与螺纹套筒相配合的联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于两组螺纹套筒外壁的冠齿轮,所述阅读器本体内设置有与两组冠齿轮相配合的蜗杆。
优选的,所述阅读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与蜗杆相配合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通过销轴连接有摇把。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的下端设置有若干组防滑槽,所述阅读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两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均通过T型槽T型块连接有辅助固定板。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快速3M自动阅读器,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取出摇把转动转盘,带动蜗杆调节蜗轮,螺纹套筒在蜗轮的带动下旋转导致螺杆和活塞上移,使活塞、联动腔、密封垫和放置台形成负压将3M自动阅读器固定于放置台上;通过在3M自动阅读器的一侧设置两组固定板,并将辅助固定板安放于墙壁,通过固定板和辅助固定板配合进一步稳定3M自动阅读器;由于摇把和连接槽为销轴连接不使用时摇把自然下垂减少所需空间,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快速3M自动阅读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快速3M自动阅读器密封垫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快速3M自动阅读器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快速3M自动阅读器联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阅读器本体;2、螺纹套筒;3、螺杆;4、活塞;5、密封垫;6、冠齿轮;7、蜗杆;8、转盘;9、连接槽;10、摇把;11、防滑槽;12、固定板;13、辅助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科新创医疗科技(盐城)有限公司,未经英科新创医疗科技(盐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65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