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线真空包装气密性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7099.3 | 申请日: | 2021-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2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姜志;林佳迪;邱应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特丫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B07C5/02;B07C5/34;B07C5/36;B65G47/24;B65G47/26;B65G47/91;G01M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2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真空包装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在线真空包装气密性检测装置,其拉速输送装置一端与包装机对接,拉速输送装置另一端连接至双伺服差速编组装置,双伺服差速编组装置上方设置有单组真空吸具伺服模组,单组真空吸具伺服模组和双组真空吸具伺服模组固定在模组固定框架上,单组真空吸具伺服模组和双组真空吸具伺服模组上均设置有真空吸具,双组真空吸具伺服模组一组设置有定位治具,另一组设置有加压真空一体机构,加压真空一体机构外侧设置有第一输送机,第一输送机通过剔除机构连接第二输送机。本发明能够有效实现在线式生产检测,减少用人工检测的人力成本,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线真空包装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包装机对包装袋填充并封口好后(真空包装)连续出料,需要对其包装袋内真空包装袋进行在线连续式微泄漏气密性检测,而现在国内对在线真空包装类微泄漏气密性检测还是空白,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在线真空包装气密性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在线真空包装气密性检测装置,能够有效实现在线式生产检测,减少用人工检测的人力成本,更加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在线真空包装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拉速输送装置、双伺服差速编组装置、单组真空吸具伺服模组、模组固定框架、真空吸具、定位治具、双组真空吸具伺服模组、加压真空一体机构、第一输送机、剔除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拉速输送装置一端与包装机对接,拉速输送装置另一端连接至双伺服差速编组装置,双伺服差速编组装置上方设置有单组真空吸具伺服模组,单组真空吸具伺服模组和双组真空吸具伺服模组固定在模组固定框架上,单组真空吸具伺服模组和双组真空吸具伺服模组上均设置有真空吸具,双组真空吸具伺服模组一组设置有定位治具,另一组设置有加压真空一体机构,加压真空一体机构外侧设置有第一输送机,第一输送机通过剔除机构连接第二输送机。
作为优选,所述的拉速输送装置通过护板进行导向对齐。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压真空一体机构采用上下容器压板加压物料。
本发明的拉速输送装置与包装机对接将包装袋与包装袋之间距离拉开并通过护板进行导向对齐。物料进入双伺服差速编组装置的卡槽后进行等距定位编组,一共分为二组,每组用一套伺服驱动。单组真空吸具伺服模组连同真空吸具夹具进行定向移动。模组固定框架固定对应的伺服模组,起到稳定作用。真空吸具对双伺服差速编组物料后进行统一吸取和释放。定位治具的作用如下:真空吸具通过伺服模组的协助,将物料摆放并通过重力导向定位和缓存作用,对于未提起的物料可进行自动剔除。双组真空吸具伺服模组连同真空吸具夹具进行定向移动,将定位治具定位好后的物料和加压真空一体机构中的被检测物料后进行抓取和摆放,同时也起缓存作用。物料被放置到加压真空一体机构的工位后通过上下容器压板对物料进行加压和保压一定时间后释放压缩空气,然后抽真空和保压一定时间后再泄气后恢复到常压,对于未提起的物料可进行自动剔除;然后第一输送机将检测好后的物料运输走。剔除机构将不合格的物料进行剔除删选。第二输送机将合格的物料输送至下个指定工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合理,为解决包装机对包装袋填充并封口好后(真空包装)连续出料,对其包装袋内真空包装袋进行在线连续式微泄漏气密性检测,填充了国内对在线真空包装类微泄漏气密性检测的空白,有效实现在线式生产检测。例如食品包装袋密后,消费者食用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解决了生产厂家减少用人工检测的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拉速输送装置和输送装置未画出);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特丫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特丫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70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