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下穿桥梁桩基托换试验装置及实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77887.2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7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于建伟;姚超凡;齐保栋;王明明;刘尚旭;李杰;晏启祥;赵晓龙;何川;王权;张君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韦海英 |
地址: | 810000 青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桥梁 桩基 试验装置 实验 方法 | ||
1.一种盾构下穿桥梁桩基托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箱(8)、设置在模型箱(8)中的隧道模拟组件和桩基托换模拟组件、以及设置在桩基托换模拟组件上的检测组件;
所述桩基托换模拟组件包括横梁结构(3)、两根第一桩基(4)和第二桩基(5);所述横梁结构(3)包括混凝土横梁(3-2)和设置在混凝土横梁(3-2)两端的铁块(3-1);所述第一桩基(4)包括设置在模型箱(8)中的第一混凝土桩基(4-2)和设置在第一混凝土桩基(4-2)上且与铁块(3-1)垂向方向配合的第一电磁铁(4-1);所述第二桩基(5)包括设置在模型箱(8)中的第二混凝土桩基(5-2)和设置在第二混凝土桩基(5-2)上且与铁块(3-1)水平方向配合的第二电磁铁(5-1);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置在混凝土横梁(3-2)上的位移传感器(9-1)、设置在第一混凝土桩基(4-2)上的若干个第一应变计(9-2)和设置在第二混凝土桩基(5-2)上的若干个第二应变计(9-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下穿桥梁桩基托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模拟组件包括盾构隧道(1)和若干胶管(2);所述盾构隧道(1)包括净空层(1-1)及由内到外依次包裹在净空层(1-1)外的管片层(1-2)和补浆层(1-3);所述胶管(2)包括与净空层(1-1)连通的净空层胶管(2-1)、与管片层(1-2)连通的管片层胶管(2-2)和与补浆层(1-3)连通的补浆层胶管(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下穿桥梁桩基托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空层(1-1)、管片层(1-2)和补浆层(1-3)均为橡胶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下穿桥梁桩基托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箱(8)的一个侧面为透明玻璃(7),其余面均为金属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盾构下穿桥梁桩基托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箱(8)相对透明玻璃(7)的侧面上开有便于引出胶管(2)的若干个通孔。
6.一种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盾构下穿桥梁桩基托换试验装置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隧道模拟组件和桩基托换模拟组件分别固定在模型箱(8)中对应的预设位置上;
S2、在模型箱(8)中填充模拟土至预设高度;
S3、控制第一电磁铁(5-1)通电,第二电磁铁(4-2)断电,记录位移传感器(9-1)、第一应变计(9-2)和第二应变计(9-3)的数据作为第一组数据;
S4、控制第一电磁铁(5-1)断电,第二电磁铁(4-2)通电,记录位移传感器(9-1)、第一应变计(9-2)和第二应变计(9-3)的数据作为第二组数据;
S5、控制第一电磁铁(5-1)和第二电磁铁(4-2)同时通电,开挖盾构隧道(1),记录位移传感器(9-1)、第一应变计(9-2)和第二应变计(9-3)的数据作为第三组数据;
S6、根据第一组数据、第二组数据和第三组数据及预设受拉极限状态阈值和预设沉降阈,判断第一混凝土桩基(4-2)和第二混凝土桩基(5-2)的稳定性,以及混凝土横梁(3-2)沉降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盾构下穿桥梁桩基托换试验装置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通过胶管(2)向盾构隧道(1)中注满水并密封胶管出口,形成未开挖的盾构隧道(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盾构下穿桥梁桩基托换试验装置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中,开挖盾构隧道的方式为:
S51、放出净空层(1-1)的水,模拟盾构隧道开挖;
S52、若不考虑盾构隧道(1)开挖时注浆的影响,则将补浆层(1-3)中的水放出;
S53、保留管片层(1-2)中的水,模拟盾构隧道(1)管片衬砌,形成支护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盾构下穿桥梁桩基托换试验装置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进一步包括:
步骤S6中,第一组数据中位移传感器(9-1)和第二应变计(9-3)的值作为初始值;第一应变计(9-2)的应变值作为判断托换前第一混凝土桩基(4-2)的安全性,当其小于预设受拉极限状态阈值,处于安全状态;
第二组数据中位移传感器(9-1)的位移量与初始值的差值大于预设沉降阈值时,混凝土横梁(3-2)的沉降量过大,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第二应变计(9-3)的应变值大于预设受拉极限状态阈值,则第二混凝土桩基(5-2)已开裂;
第三组数据中位移传感器(9-1)的位移量与初始值的差值大于预设沉降阈值时,混凝土横梁(3-2)的沉降量过大,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第二应变计(9-3)的应变值大于预设受拉极限状态阈值,则第二混凝土桩基(5-2)已开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78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