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减排的氨基酸发酵、提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8264.7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3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苏同学;卢树军;李德衡;赵统深;倪伟伦;蒋群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龙江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3/08 | 分类号: | C12P13/08;C05G5/20;C07C227/40;C07C229/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31 黑龙江省齐齐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氨基酸 发酵 提取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赖氨酸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节能减排的氨基酸发酵、提取工艺,将赖氨酸离交后废液回收,先通过超滤膜进行精制,然后通过反渗透膜进行初步浓缩,最后使用浓缩器进一步浓缩,浓缩后的硫酸铵和透析水返回发酵工序循环使用。本发明硫酸铵的回收方法,减少了污水的排放,提高了硫酸铵的纯度,降低了成本,离交废液经过反渗透初步浓缩,能耗较直接蒸发浓缩大幅度降低,超滤膜的截留液可加工成复合肥,该方法实现了原料的循环利用,有利于赖氨酸的清洁生产,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减排的氨基酸发酵、提取工艺,属于赖氨酸生产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在现有的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赖氨酸工艺中,赖氨酸发酵液先后经过陶瓷膜过滤、离子交换、浓缩结晶和离心,最后通过流化床烘干,得到赖氨酸盐酸盐成品,其中离交后的废液中含有蛋白、无机盐、有机酸和小分子色素等杂质。
目前,大部分生产厂家将离心废液通过蒸发器直接蒸发浓缩,制成复合肥料,这种方式看似将所有的硫酸铵全部回收利用,但是复合肥中含有大量的硫酸根,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长期使用,会造成土地板结化加重,销量不好。
中国专利文献200510043809.3公开了一种赖氨酸生产中硫酸铵的利用方法,该方法将赖氨酸离交后的废水进行蒸发结晶浓缩,将其中结晶析出来的硫酸铵进行重结晶、提纯、分离,然后送回到发酵生产中做为原料循环使用,同时结晶出来的硫酸铵废母液,用作复合肥原料,该发明工艺繁琐,重结晶、提纯和分离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源,回收的硫酸铵纯度不高,返回发酵后,对赖氨酸发酵指标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工艺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赖氨酸离交废液中硫酸铵回收方法,本发明将赖氨酸离交后废液回收,先通过超滤膜进行精制,然后通过反渗透膜进行初步浓缩,最后通过蒸发器进行浓缩,该发明减少了污水的排放,提高了硫酸铵的纯度,降低了成本,离交废液经过反渗透初步浓缩,能耗较直接蒸发浓缩大幅降低,反渗透膜的透过液和浓缩后的硫酸铵可返回到发酵循环使用,超滤膜的截留液可加工成复合肥,该方法实现了原料的循环利用,有利于赖氨酸的清洁生产,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节能减排的氨基酸发酵、提取工艺,包括步骤如下:
1.将赖氨酸离交后的废液通过超滤膜过滤,截留液为杂蛋白、色素等杂质,透过硫酸铵,得到超滤透过液。
2.将步骤1得到的超滤透过液通过反渗透膜过滤,透过液为去离子水,截留液为硫酸铵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硫酸铵溶液进行四效浓缩器浓缩,得到硫酸铵浓缩液。
4.将步骤2得到的去离子水和和步骤3得到的硫酸铵返回到发酵循环使用。
优选的,
所述步骤1中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3000Da,运行压力为0.8-1.1Mpa,运行温度为35-40℃,浓缩倍速为8-10倍,透过液中硫酸铵浓度为2.0-3.0%。
优选的,
所述步骤1中截留液中有机质>3.0%,N>3.0%,P>0.1%,K>1.0%。
优选的,
所述步骤2中反渗透膜的运行压力为1.0-1.2Mpa,运行温度为35-40℃,浓缩倍数为8-10倍,截留液中硫酸铵的浓度为20-24%。
优选的,
所述步骤2中去离子水电导率≤5μs/cm。
优选的,
所述步骤3中蒸发器的温度为80-90℃,真空度为-0.2-0.5MPa,浓缩倍数为1.5-2倍,浓缩后硫酸铵的浓度为40-45%。
优选地,
所述步骤S1中的截留液用于加工成肥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龙江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齐齐哈尔龙江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82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