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客户侧的现货交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8619.2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9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曹瑞峰;赵蜜;宋森涛;侯素颖;徐志强;张云雷;卢菲菲;陈茂锐;陆沈雄;张云鹏;赵帆;高佳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6;G06Q50/06;G06F111/04;G06F111/06;G06F11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1000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客户 现货交易 方法 | ||
1.用于客户侧的现货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对实时市场电量与价格预测,设置偏差电量结算机制允许偏差比例;
步骤2,判断时段i是否达到偏差电量结算机制条件;
步骤3,如果已达到,则获取偏差管控时段第一集合;
步骤4,判断时段j是否达到偏差电量结算机制条件;
步骤5,如果已达到,则获取偏差管控时段第二集合;
步骤6,以调用客户侧资源成本最小为目标安排用户侧可调节资源出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客户侧的现货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执行步骤2后,如果判定未达到偏差电量结算机制条件,则对i执行i+1的操作,将i取值更新后重新执行步骤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客户侧的现货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i取值大于24后终止步骤执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客户侧的现货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执行步骤3后构建第一约束条件;
执行步骤5后构建第二约束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客户侧的现货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获取第一约束条件以及第二约束条件后,直接执行步骤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客户侧的现货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对于正允许偏差部分,应返还的价差收益如公式1所示:
式中:λ′分别为价差收益、允许偏差比例;Pahead,t为日前市场结算价格;Preal,t为实时市场结算价格;Qreal,t为实时市场实际用电量;Qahead,t为日前市场申报电量;
对于负允许偏差的部分,应返还的价差收益如公式2所示:
式中:为上述机制触发时返还的价差收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客户侧的现货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客户侧储能设备租用成本如公式3所示:
式中:CES、T、K、分别为租用客户侧储能设备花费的总成本、总调度客户侧储能设备的时段数、客户侧储能设备的数目、客户侧储能设备的单位电量租用成本;
客户侧储能设备的约束条件公式4所示:
式中:为客户侧储能设备的荷电状态;为租用的客户侧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效率;为租用的客户侧储能设备的容量;为租用的客户侧储能设备的出力;
式中:为租用的客户侧储能设备的荷电状态最小值;为租用的客户侧储能设备的荷电状态最大值;
式中:为出力最小值;为出力最大值;
式中:Rk为变压器容改需计费申报值,为负荷值;
调用可中断负荷的总成本如下:
式中:Cdlc、M、分别为调用的总成本、调用的数目、单位电量补偿价格、零售电价;
可中断负荷的约束条件如下:
式中:为削减量下限;为削减量上限;
式中:为向下爬坡限值;为实际消减量;
式中:为向上爬坡限值;
调用可调节负荷的总成本如下:
式中:Cadj为调用可调节负荷花费的总成本;N为可调节负荷总数;为基线负荷;为零售电价;为调节电量补偿价格;
可调节负荷的约束条件如下:
式中:为输出功率上限;为输出功率下限;
式中:为爬坡下限值;为可调节负荷出力;
式中:为爬坡上限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客户侧的现货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偏差电量管控策略以调用客户侧储能、可中断负荷、可调节负荷等客户侧资源成本最小为目标,目标函数如公式16所示:
min f=CES+Cdlc+Cadj 公式16;
如果售电公司认为没有达到用户侧允许申报偏差外收益处理机制触发条件,不进行偏差电量管控,约束条件如公式17、18所示:
Pfore,t<Pahead,t,t∈T1
Pfore,t>Pahead,t,t∈T1
式中:Pfore,t、T1分别为预测电价、满足用户侧允许申报偏差外收益处理机制的时段数即第一集合;
如果售电公司认为除了预测结果中达到机制允许偏差比例以外的时段,其他时段的偏差电量处于允许范围内,约束条件如公式19所示:
式中:T2为不触发机制的时段集合即第二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86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