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屏后置近场通信设备的人机交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8660.X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2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昌一;孙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H02J7/02;H02J50/12;G06F3/01 |
代理公司: | 辽宁鸿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杨植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屏 后置 近场 通信 设备 人机交互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显示屏后置近场通信设备的人机交互装置,包括近场通信用户端、显示器、近场通信收发模块阵列、信号处理模块、位置‑信息传递接口装置和负责显示器工作的电脑;近场通信用户端与显示器近距离接触;近场通信收发模块阵列后置于显示器后端,并且与显示器后端贴合;信号处理模块与近场通信收发模块阵列相连接;位置‑信息传递接口装置与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接。本发明集成触屏输入、鼠标、键盘输入、U盘输出、无线充电等传统人机交互于一体,进行屏幕定位与数据互联等功能操作,可用于刷卡购物、显示器游戏、飞屏互传、无线充电、非接触数据互联、智能设备研发、智能家具设计等领域,具有商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屏后置近场通信设备的人机交互装置,可用于刷卡购物、显示器游戏、飞屏互传、无线充电、非接触数据互联、智能设备研发、智能家具设计等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人机交互装置包括触屏定位、鼠标、键盘、U盘输出、近场通信设备等,其功能单一、操作繁琐、接口复杂,无法实现集屏幕定位、贴近屏幕用户端自动充电和数据无接触互联等于一体的低成本简单操作的人机交互功能。针对以上情况,有必要研发一种采用显示屏后置近场通信设备的人机交互以及充电装置以来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显示屏后置近场通信设备的人机交互和非接触充电装置,用于商用和工业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显示屏后置近场通信设备的人机交互装置包括近场通信用户端1、显示器2和主体3;近场通信用户端1靠近显示器2屏幕,主体3置于显示器2后;主体3利用近场通信技术穿过显示器2的屏幕探测近场通信用户端1;主体3包括近场通信收发模块4、信号处理模块5、位置-信息传递接口装置6和负责显示器工作的电脑7;近场通信收发模块4固定于显示器2后端,呈矩阵排布,每个近场通信收发模块4都标有横坐标和纵坐标(x,y);近场通信收发模块4通过接收到来自近场通信用户端1的信号,确定近场通信用户端1位于显示器2屏幕的位置即(x,y),通过近场通信用户端1对于屏幕2的选择功能来代替鼠标;信号处理模块5将近场通信收发模块4收到的位置信息通过位置-信息传递接口装置6传递给负责显示器工作的电脑7。
所述的近场通信收发模块4的主要部件为近场通信天线,其利用电磁场感应原理与近场通信用户端1内置的近场通信天线透过显示器2双向收发电磁波信号;通过增加近场通信收发模块4横纵排列数量的方式提高位置识别分辨率;当近场通信用户端1与某个近场通信收发模块4成功完成应答之后,此近场通信收发模块4在信号处理模块5的指令调用下,进行近场通信用户端1与该近场通信收发模块4进行双向信息互联。
在需要对近场通信用户端1充电的情况下,近场通信收发模块4在信号处理模块5的调用下,增加天线的发射功率,当近场通信用户端1接收到电磁波后利用近场通信用户端1天线将电磁波转化成电流为其充电。
一种显示屏后置近场通信设备的人机交互装置,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步骤1,将负责显示器工作的电脑7调用显示器2显示画面视为整个装置的初始状态;
步骤2,当近场通信用户端1近距离接触显示器2时,整个系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近场通信用户端1进行显示器2屏幕画面的选择、信息的发送和信息的读取;
步骤3,信号处理模块5对近场通信收发模块4进行扫描,通过确定与近场通信用户端1通信的近场通信收发模块4的方式来确定近场通信用户端1位于显示器2屏幕的位置;
步骤4,信号处理模块5对近场通信收发模块4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信号的解调,从而读取近场通信用户端1所发送的信息;
步骤5,位置-信息传递接口装置6读取信号处理模块5所含有的位置信息和用户端发送信息;
步骤6,位置-信息传递接口装置6将位置信息和近场通信用户端1发送信息传送给负责显示器工作的电脑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86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体密封的作业舱体及干式舱
- 下一篇:一种消毒保健湿巾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