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黄曲霉拮抗菌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8778.2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7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丹凤;王永海;叶应旺;杨友洋;毕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10/18 | 分类号: | A23K10/18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曲霉 拮抗 应用 | ||
一株黄曲霉拮抗菌的应用,将含有生防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株黄曲霉拮抗菌的应用,属于农产品贮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黄曲霉会侵染一些重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例如玉米、花生、豆类等,并且在储藏、运输等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致癌性剧毒化合物-黄曲霉毒素,造成大量粮食和饲料等损失。
黄曲霉毒素对畜禽和人类的健康存在巨大威胁。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一种真菌毒素,由黄曲霉产生。黄曲霉毒素为剧毒物质,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已被证实具有致癌、致畸、致细胞突变的作用,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评定为Ι类致癌物质,是肝癌的主要致癌物质。研究表明全球有5亿以上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长期受到黄曲霉毒素的威胁。畜禽采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会导致中毒、疾病甚至死亡,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奶牛采食被黄曲霉污染的饲料,不但产奶性能降低,肝功能受损,免疫力下降,而且毒素还会转移到牛奶中,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黄曲霉毒素主要分为B1,B2,G1, G2,M1和M26亚型,其中B1(Aflatoxin,AFB1)毒性最强。研究表明我国饲料中AFB1 的污染很普遍;其中,饼粕类中的AFB1超标率最高,为13.2%,其含量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1倍以上,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此外,黄曲霉毒素具有非常稳定的理化性质,工业加工、日常烹饪及巴氏消毒均不能有效地去除黄曲霉毒素,这使得黄曲霉毒素在食物链中持续存在而长期威胁公众的身体健康。因此,为了保护动物和人类健康,需要采取措施降低饲料黄曲霉毒素污染。
现有的黄曲霉毒素防控手段主要包括化学防控和生物防控。化学防控是通过采用化学试剂控制黄曲霉菌生长或破坏黄曲霉毒素。但利用自然界天然存在的拮抗微生物的生物防控手段被认为是很有潜力、吸引力、有很好的可控效果的。同时,生物防控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特别是在环境保护上,可以替代很多人工合成的化学试剂的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黄曲霉拮抗菌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株黄曲霉拮抗菌的应用,将含有生防菌Pantoea vagans BWL1的微生物制剂与饲料混合均匀;所述生防菌Pantoea vagans BWL1,已于2021年1月4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001。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微生物制剂的生防菌Pantoea vagans BWL1的活菌数大于或等于108CFU/mL。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微生物制剂与饲料的质量比例为1:500-1000。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发明筛选得到一株生防菌Pantoea vagans BWL1,能够高效拮抗青霉菌和灰霉菌。
2、经过发明方法处理饲料,黄曲霉病受到显著抑制,AFB1产生量降低约90%。
附图说明
图1为Pantoea vagans BWL1形态。标尺=50μm。
图2为Pantoea vagans BWL1对黄曲霉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平板对峙法可见Pantoea vagans BWL1能有效抑制黄曲霉菌丝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87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论坛用户心理危机程度预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装置用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