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预浸料的铺层方法、碳纤维预制品和可穿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9124.1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5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窦荣洋;宋吉智;冯宗东;衣晓良;赵安鲁;任强;吴晓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3/24;B32B37/06;B32B37/10;B32B38/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张志江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清池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预浸料 方法 预制 穿戴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预浸料的铺层方法、碳纤维预制品和可穿戴设备,其中,碳纤维预浸料的铺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始碳纤维预浸料裁剪为多层碳纤维预浸片;将其中部分所述碳纤维预浸片切孔,以形成开设有多个通孔的碳纤维预浸片;将未切孔的一层所述碳纤维预浸片作为底层;在所述底层上依次堆叠多层切孔的所述碳纤维预浸片;在切孔的所述碳纤维预浸片上铺叠未切孔的另一层所述碳纤维预浸片作为顶层,得到碳纤维预制品。由于位于底层和顶层的碳纤维预浸片没有切孔,能够保持平整的外观,热压成型后,不会破坏可穿戴设备外壳的外观,而位于中间的碳纤维预浸片均开设有多个通孔,能够减轻可穿戴设备的重量,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碳纤维预浸料的铺层方法、碳纤维预制品和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带来了很大的转变,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设备的虚拟现实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用户在虚拟现实世界里体验到最真实的感受,其模拟环境的真实性与现实世界难辨真假,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虚拟现实具有一切人类所拥有的感知功能,比如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知系统;最后,它具有超强的仿真系统,真正实现了人机交互,使人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随意操作并且得到环境最真实的反馈。正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存在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等特征使它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还有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的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广泛运用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两种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
轻量化是可穿戴设备的重要发展趋势和要求,例如VR或AR设备普遍存在重量偏高的问题,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头部压迫感和疲劳感,严重影响了使用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纤维预浸料的铺层方法、碳纤维预制品和可穿戴设备,旨在改善目前可穿戴设备的外壳重量偏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预浸料的铺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原始碳纤维预浸料裁剪为多层碳纤维预浸片;
将其中部分所述碳纤维预浸片切孔,以形成开设有多个通孔的碳纤维预浸片;
将未切孔的一层所述碳纤维预浸片作为底层;
在所述底层上依次堆叠多层切孔的所述碳纤维预浸片;
在切孔的所述碳纤维预浸片上铺叠未切孔的另一层所述碳纤维预浸片作为顶层,得到碳纤维预制品。
可选地,任意相邻的两层切孔的所述碳纤维预浸片上的所述通孔呈交错设置。
可选地,所述原始碳纤维预浸料为单向碳纤维预浸带。
可选地,任意相邻的两层所述碳纤维预浸带的碳纤维束呈交错设置。
可选地,所述原始碳纤维预浸料为编织碳纤维预浸布。
可选地,所述原始碳纤维预浸料的基材为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
可选地,采用冲压模具对其中部分所述碳纤维预浸片切孔。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碳纤维预制品,采用如上所述的碳纤维预浸料的铺层方法制备得到。
再者,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采用如上所述的碳纤维预制品热压成型。
可选地,所述热压成型的温度为150~170℃,时间为1~1.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9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