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目标检测分析的高速公路团雾测量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79137.9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6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倪健;袁明明;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48 | 分类号: | G08G1/048;G06V20/56;G06V10/82;G06N3/08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孙园园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目标 检测 分析 高速公路 测量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目标检测分析的高速公路团雾测量系统及方法,属于高速公路、桥梁等区域的团雾识别和团雾测量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传统团雾检测有效距离短、精度差及速度慢,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团雾测量系统包括初始化模块、监控摄像头视频数据采集模块、车辆目标检测模块、车辆目标分析模块、团雾判定模块、团雾浓度测量模块、团雾范围测量模块及团雾告警模块。该方法是通过对检测到的车辆目标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识别是否存在团雾,测量监控区域内团雾的相对浓度;再通过对多个摄像机的监控区域的联动分析,测量团雾的扩散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公路、桥梁等区域的团雾识别和团雾测量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分析的高速公路团雾测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建设的不断发展,在高速公路的雾区,尤其是团雾区,因雾对能见度的误判引起的重特大交通事故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目前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通常利用人工目测和气象设备监测两种方式获取雾区能见度的值。
人员目测及时性最差,且估测出来的数据缺乏规范性和可持续追溯性。气象设备监测主要使用能见度检测仪,一般基于红外光或激光,设备昂贵,可测量消光系数或能见度值。能见度检测仪测量的数据较为准确,但该设备架设间隔一般非常稀疏(20km左右),难以满足在团雾(一般在5km以内范围)等天气时对能见度检测的需求。
近些年也陆续出现了一些基于监控视频的团雾识别方法,核心部分是对数字视频图像的分析和处理,根据视频和图像的特征判定团雾的存在。随着近年来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的不断建设和发展,高速公路上的摄像机布设密度和精度不断提升,利用监控视频检测能见度已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基于运动检测识别团雾、基于图像对比度计算能见度、通过计算图像熵来检测雾现象以及利用多种团雾识别方法投票的方法等,上述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基于运动检测的方法由于背景建模对光照变化太敏感,容易产生噪声;基于图像对比度和计算图像熵同样存在因噪声引起的误差,而利用多种团雾识别方法投票的计算速度较慢。故如何解决传统团雾检测有效距离短、精度差及速度慢,确保成本低、布点密度高且高效的团雾识别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分析的高速公路团雾测量系统及方法,来解决传统团雾检测有效距离短、精度差及速度慢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分析的高速公路团雾测量系统,该团雾测量系统包括,
初始化模块,用于加载目标检测模型,并获取高速公路沿线摄像机码流地址,同时设定相关参数;
监控摄像头视频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监控摄像机的监控区域的视频图像,并将视频图像解码为图像;
车辆目标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白天和夜间行驶在监控区域的车辆目标;
车辆目标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检测到的车辆目标分布情况,计算监控区域内的能见度;
团雾判定模块,用于判定监控区域里是否存在团雾;
团雾浓度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监控区域中的团雾相对浓度等级;
团雾范围测量模块,用于结合高速公路上相连的多个监控摄像机的团雾测量结果,测量团雾的扩散范围;
团雾告警模块,用于向交通视频监控系统的管理模块推送团雾测量的结果及出现团雾的告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91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头及应用其的电动工具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珠光体贝氏体的热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