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9139.8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9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谢飞;叶海波;段善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1M3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渝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2 | 代理人: | 赵小安 |
地址: | 40005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医学 关节 术后 康复训练 装置 | ||
1.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结构包括摆动机构(1)、支撑架(2)、液压推杆(3)、固定带(4),所述液压推杆(3)安装于支撑架(2)与摆动机构(1)的内侧之间,所述固定带(4)与摆动机构(1)的上表面铆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1)与支撑架(2)的顶部相焊接;
所述摆动机构(1)包括座椅板(11)、摆动推板(12)、吸收机构(13),所述摆动推板(12)与座椅板(11)的左侧铰链连接,所述吸收机构(13)嵌入于摆动推板(12)的内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机构(13)包括透气腔(a1)、增触块(a2)、接触面(a3),所述透气腔(a1)的左侧与增触块(a2)的右侧相贴合,所述接触面(a3)嵌固于增触块(a2)的右侧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腔(a1)包括外接框(a11)、转动块(a12)、连接杆(a13)、叶片(a14),所述转动块(a12)与连接杆(a13)的中部活动卡合,所述连接杆(a13)固定于外接框(a11)的内壁靠右侧位置,所述叶片(a14)嵌固于转动块(a12)的外表面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a14)包括受力槽(b1)、减重腔(b2)、外板(b3),所述受力槽(b1)与外板(b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减重腔(b2)贯穿于外板(b3)的内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4)包括进气口(c1)、承接带(c2)、吸汗块(c3),所述进气口(c1)嵌入于承接带(c2)的内部位置,所述吸汗块(c3)的上端与承接带(c2)的底部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c1)包括夹固条(c11)、导液条(c12)、外框(c13),所述夹固条(c11)贯穿于外框(c13)的内部位置,所述导液条(c12)安装于(c14)的内部中心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c13)包括衔接轴(d1)、增流块(d2)、复摆块(d3),所述复摆块(d3)通过衔接轴(d1)与增流块(d2)的内壁靠上端铰链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汗块(c3)包括内触块(e1)、内凹槽(e2)、变形块(e3),所述内触块(e1)与变形块(e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内凹槽(e2)嵌入于变形块(e3)的内部靠的底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未经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91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