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收获机的液压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79141.5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2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衡;李侠;杨香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英虎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10 | 分类号: | B60K17/10;B60K11/04;B60T13/26;B62D5/06;A01D45/02;A01D69/03;A01B6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途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3 | 代理人: | 赵传玲 |
地址: | 0722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收获 液压 驱动 方法 | ||
1.一种玉米收获机的液压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玉米收获机的液压行走系统实现,所述液压行走系统包括液压驱动系统、液压转向系统和液压刹车系统;
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1)、液压泵(2)、液压油箱(3)、液压马达(5)、散热器(10),液压泵(2)设置在发动机(1)上,所述液压泵(2)分别与液压油箱(3)、液压马达(5)、散热器(10)同时连接,所述散热器(10)与液压油箱(3)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启动步骤、液压泵换挡步骤、变速箱换挡步骤、液压转向步骤、液压刹车步骤;
所述启动步骤包括:启动发动机(1),发动机(1)带动液压泵(2)、齿轮泵(13)和气泵工作,液压泵(2)将液压油箱(3)中的液压油抽吸至液压泵(2)中进行增压,通过液压泵A口管接头(2.2)或者液压泵B口管接头(2.3)向液压马达A口(5.1)或者液压马达B口(5.2)提供高压液压油以驱动液压马达(5)工作;
在启动步骤中,高温的液压油从液压泵出油管接头(2.5)排出,通过液压管线从散热器入口(10.1)进入散热器(10)中进行散热降温,经过散热器降温后的低温液压油通过液压管线从液压油箱回油口(3.2)回流至液压油箱(3)中;
液压转向系统用于控制后轮的方向以改变收获机的行走方向,液压转向系统包括齿轮泵(13)、换向阀、左右两个转向油缸(16),齿轮泵(13)安装在发动机(1)上,通过发动机带动齿轮泵工作,齿轮泵(13)上设置有齿轮泵入油口(13.1)和齿轮泵出油口(13.2),液压油箱(3)上还设置有液压油箱第二出口(3.3),液压油箱第二出口(3.3)通过液压油管与齿轮泵入油口(13.1)连接,齿轮泵出油口(13.2)通过液压油管与换向阀的换向阀P口连接,换向阀的换向阀T口通过液压管线与设置于液压油箱顶端的油箱过滤器(3.4)的入口(3.41)连接,转向油缸(16)的一端铰接在后桥上且另一端与后轮铰接,转向油缸(16)上设置有转向油缸A口(16.1)和转向油缸B口(16.2),换向阀上设置有换向阀A口和换向阀B口,换向阀A口通过第一转向三通阀进油管(17)与第一转向三通阀的进油口连接,第一转向三通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左右两个转向油缸(16)的转向油缸A口(16.1)连接,换向阀B口通过第二转向三通阀进油管(18)与第二转向三通阀的进油口连接,第二转向三通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左右两个转向油缸的转向油缸B口(16.2)连接;
所述液压刹车系统包括气泵,气泵安装在发动机上,通过发动机带动气泵工作,气泵通过第一金属管与高压储气罐连通,高压储气罐通过第二金属管与气动刹车阀连通,气动刹车阀通过第三金属管与继动阀连接,继动阀通过刹车软管与刹车三通阀连通,刹车三通阀通过第四金属管与左右两个刹车钳连通,制动刹车钳与刹车盘配合进行制动,气动刹车阀与刹车踏板机构连接,通过刹车踏板机构控制气动刹车阀的启闭;
所述液压泵(2)包括液压泵进油管接头(2.1)、液压泵A口管接头(2.2)、液压泵B口管接头(2.3)、液压泵壳体回油管接头(2.4)、液压泵出油管接头(2.5),液压泵进油管接头(2.1)与第一进油管(4.1)的一端连接,第一进油管(4.1)另一端与低压油滤(4.2)的入口连接,低压油滤(4.2)的出口与第二进油管(4.3)的一端连接,第二进油管(4.3)的另一端与液压油箱(3)的液压油箱第一出口(3.12)连接,液压马达(5)包括液压马达A口(5.1)、液压马达B口(5.2)和马达壳体回油口(5.3),液压马达A口(5.1)通过液压管线与液压泵A口管接头(2.2)连接,液压马达B口(5.2)通过液压管线与液压泵B口管接头(2.3)连接,马达壳体回油口(5.3)通过液压管线与液压泵壳体回油管接头(2.4)连接,散热器(10)设置在发动机风扇一侧,利用发动机的风扇对散热器(10)进行散热,散热器(10)上设置有散热器入口(10.1)和散热器出口(10.2),液压泵出油管接头(2.5)通过液压管线与散热器入口(10.1)连接,散热器出口(10.2)通过液压管线与液压油箱(3)上的液压油箱回油口(3.2)连接,液压马达(5)安装在变速箱(6)上,变速箱(6)安装在收获机前桥上,变速箱(6)的变速箱输出轴与刹车盘(7)连接,刹车盘(7)与轮边减速器(9)连接,轮边减速器(9)上安装有前车轮,变速箱(6)上设置有变速箱换挡机构(6.1)和手刹机构(6.2),液压泵(2)上设置有换挡机构(2.9),换挡机构(2.9)上设置有换挡拨杆(2.10),换挡拨杆(2.10)与换挡拉杆(2.12)铰接连接,换挡拉杆(2.12)与换挡拉线(2.15)连接;
所述液压泵换挡步骤具体为:拨动驾驶室内的液压泵换挡杆拉动换挡拉线(2.15),通过换挡拉线(2.15)依次带动换挡拉杆(2.12)、铰接头(2.11)、换挡拨杆(2.10)以控制换挡机构(2.9),通过换挡机构(2.9)控制液压泵(2)的流量和流向,以切换液压马达的转动方向、转速,进而切换收获机行进方向和行进动力;
所述变速箱换挡步骤具体为:拨动驾驶室内的变速箱换挡杆,液压马达(5)带动变速箱(6)工作,变速箱(6)通过变速箱输出轴带动刹车盘(7)转动,刹车盘(7)带动轮边减速器(9)工作进而带动前车轮行走,通过变速箱换挡杆调节变速箱换挡机构(6.1)以改变变速箱的挡位,调节收获机行走速度;
所述液压转向步骤具体为:转动方向盘以控制换向阀,换向阀A口通过第一转向三通阀进油管(17)向第一转向三通阀的进油口输送液压油,第一转向三通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向左右两个转向油缸(16)的转向油缸A口(16.1)输送液压油,同时转向油缸(16)的转向油缸B口(16.2)向第二转向三通阀的出油口回流液压油,第二转向三通阀的入油口将液压油回流至换向阀B口,以调节两个转向油缸(16)的长度,以正向调节后轮的方向;反之,换向阀B口通过第二转向三通阀进油管(18)向第二转向三通阀的进油口输送液压油,第二转向三通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向左右两个转向油缸(16)的转向油缸B口(16.2)输送液压油,同时转向油缸(16)的转向油缸A口(16.1)向第一转向三通阀的出油口回流液压油,第一转向三通阀的入油口将液压油回流至换向阀A口,以反向调节两个转向油缸(16)的长度,以反向调节后轮的方向;
所述液压刹车步骤具体为:踩踏刹车踏板机构开启气动刹车阀,将高压气体通过第三金属管输入至继动阀,继动阀通过刹车软管将高压气体快速输送至三通阀,高压气体通过三通阀分别向左右两个刹车钳(8)提供气压,使制动刹车钳(8)驱动两个刹车片与刹车盘(7)抱紧,从而实现制动前轮的制动;
在启动步骤中,气泵通过第一金属管向高压储气罐中添加气体作为高压气源,高压储气罐通过第二金属管向气动刹车阀提供高压气体;
在启动步骤中,齿轮泵(13)从液压油箱中抽吸液压油,且将液压油增压后从齿轮泵出油口(13.2)向换向阀提供高压液压油,换向阀的换向阀T口排出的液压油通过液压油管、油箱过滤器回流至液压油箱(3)中;
所述换挡拨杆(2.10)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孔,所述铰接头(2.11)上设置有与第一铰接孔对应的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中间穿设有铰接轴;所述换挡拉线(2.15)端部设置有换挡拉杆(2.12),所述换挡拉杆(2.12)与铰接头(2.11)连接;所述第一铰接孔(1.7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所述铰接头(2.11)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套(2.14),所述换挡拉杆2.12的端部设置有螺纹杆(2.13),所述螺纹杆(2.13)螺纹配合在螺纹套(2.14)中,通过调节螺纹杆(2.13)在螺纹套(2.14)中的位置,进而调节换挡拉线(2.15)的松紧;
所述螺纹杆(2.13)上设置有固定螺母,通过固定螺母将螺纹杆(2.13)和螺纹套(2.14)的位置固定,防止螺纹杆(2.13)在螺纹套(2.14)中的位置发生改变;
所述液压泵(2)上安装有固定支架(2.6),所述固定支架(2.6)上设置有固定板(2.8),所述固定板(2.8)上设置有导向通孔,所述换挡拉杆(2.12)穿过导向通孔,所述导向通孔的直径大于换挡拉杆(2.12)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英虎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英虎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914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