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缸零出力供热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9511.5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6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白雪辉;谷延辉;张万林;岳福春;张信文;王春和;王寅飞;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鹤岗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3/00 | 分类号: | F01K13/00;F01D15/10;F01K27/00;F01K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窦军雷 |
地址: | 154109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出力 供热 系统 方法 | ||
1.一种低压缸零出力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压缸;
低压缸,其与所述中压缸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相连通;
凝泵出口,其与所述低压缸通过第三管路相连通;
低压缸进汽蝶阀,其串接于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低压缸进汽蝶阀具有第一控制端和第一阀芯,所述第一控制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阀芯阻断所述第一管路;
冷却蒸汽调节阀,其串接于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冷却蒸汽调节阀具有第二控制端和第二阀芯,所述第二控制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阀芯阻断所述第二管路;
低压缸喷水调节阀,其串接于所述第三管路上,所述低压缸喷水调节阀具有第三控制端和第三阀芯,所述第三控制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三阀芯阻断所述第三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缸零出力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缸进汽蝶阀进一步用于:在抽汽运行方式时,第一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一阀芯,调节所述中压缸排汽压力;
在所述低压缸零出力运行时,第一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一阀芯阻断所述第一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缸零出力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蒸汽调节阀进一步用于:在抽汽运行方式时,第二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二阀芯保持全开;
在低压缸零出力运行时,第二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二阀芯自动调节通入所述第二管路冷却蒸汽的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缸零出力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缸喷水调节阀进一步用于:在抽汽运行方式时,第三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三阀芯阻断所述第三管路;
在低压缸零出力运行时,第三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三阀芯调节低压缸喷水减温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缸零出力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缸零出力供热系统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二控制端和所述第三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二控制端和所述第三控制端分别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的工作状况是否异常,若是,输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模块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并输出报警提示。
6.一种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低压缸零出力供热系统,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S101,将低压缸进汽蝶阀串接于第一管路上,通过第一控制端控制第一阀芯阻断第一管路;
S102,将冷却蒸汽调节阀串接于第二管路上,通过第二控制端控制第二阀芯阻断第二管路;
S103,将低压缸喷水调节阀串接于第三管路上,通过第三控制端控制第三阀芯用于阻断第三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1具体包括:
S1011,在抽汽运行方式时,通过第一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一阀芯,调节中压缸排汽压力;
S1012,在所述低压缸零出力运行时,通过第一控制端控制第一阀芯阻断所述第一管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2具体包括:
S1021,在抽汽运行方式时,通过第二控制端控制第二阀芯保持全开;
S1022,在低压缸零出力运行时,通过第二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二阀芯自动调节通入所述第二管路冷却蒸汽的流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3具体包括:
S1031,在抽汽运行方式时,通过第三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三阀芯阻断所述第三管路;
S1032,在低压缸零出力运行时,通过第三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三阀芯调节低压缸喷水减温流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方法还包括:
S104,通过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二控制端和所述第三控制端分别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的工作状况是否异常,若是,输出报警信号;
S105,通过报警模块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并输出报警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鹤岗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华能鹤岗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95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用着色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