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火花工艺的模具油槽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0043.3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0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贵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桂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00 | 分类号: | B23H1/00;B23H1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楚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68 | 代理人: | 杜承功 |
地址: | 4027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火花 工艺 模具 油槽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火花工艺的模具油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模具预处理,除去模具表面毛刺,清理磁台,确定模具油槽加工尺寸加工方向;
S2:模具的装夹,将预处理的模具放置入加工槽的内部,通过夹具将模具进行固定,然后矫正模具夹持位置,同时对过滤器、脉冲电源和工作液泵的安装;
S3:向加工槽的内部注入混合工作液,直至混合工作液完全淹没加工模具;
S4:加工参数的配置,电流的设置、放电幅的设置、休止的设置、放电间隙电压设置、速度的设置、放电加工时间的设置、极性的设置和脉冲电极行走路线的设置;
S5:油槽的加工,打开脉冲电极、过滤器和工作液泵,脉冲电极与模具之间形成放电通道,放电区域产生的瞬间高温促使材料熔化,脉冲电极根据设置的行走路线进行行走加工,加工过程中通过过滤器和工作液泵对工作液进行过滤和回流处理;
S6、油槽参数的检测包装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火花工艺的模具油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工作液可为:煤油:铝粉=99.6:0.4配比的混合液、去离子水:镍=99.3:0.7配比的混合液、矿物油:碳化硅=99.7:0.3配比的混合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火花工艺的模具油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夹持位置确定,通过电极基准中心与加工模具基准中心之间的距离并确定其加工坐标或通过电极基准中心与加工模具单边之间的距离确定加工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火花工艺的模具油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的设置、放电幅的设置、休止的设置具体设置为:
电流的设置:根据油槽表面精细度的要求设定,电流设定值越大、加工速度越快、油槽表面粗糙,电流设定值越小、加工速度越慢,油槽表面越精细;
放电幅的设置:控制放电的频率,放电幅设定值越大、放电频率低、电极消耗约小、放电幅设定值越小、放电频率越高、电极消耗大;
休止的设置:控制加工速度和排渣,设定值愈小,表示放电时间愈长,平均电流大,放电效率高,加工速度愈快,但容易造成排渣不良,设定值愈大,表示放电时间愈短,平均电流小,放电效率低,排渣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火花工艺的模具油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间隙电压设置、速度的设置、放电加工时间的设置和极性的设置具体设置为:
放电间隙电压设置:放电间隙电压一般调为50-100v,选择小电流或大面积及深孔加工,调高放电间隙电压,改善排渣情况;
速度的设置:用以调整进给速度与放电进行当中可用调整放电时之稳定度及主轴进给之速度,以达到稳定之放电效果;
放电加工时间的设置:根据油槽的深度控制放电加工时间;
极性的设置:将电极的极性设为正极,将加工模具设为负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火花工艺的模具油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极行走路线的设置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加工模具油槽的具体规格、加工路线的加工方向;
第二步:根据加工模具的加工路线和加工方向建立脉冲电极运动模型;
第三步:根据脉冲电机的运动模型控制脉冲电极的运动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火花工艺的模具油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的过滤器详细参数和工作液泵的详细参数为:
所述过滤器的流量要求为9.5-12m3/h,所述过滤器的接口为2,所述过滤器的过滤进度为0.3μm;
所述工作液泵的流量要求为10-12m3/h,所述工作液泵的功率为35-75kW,所述工作液泵的转速为2400-2900r/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火花工艺的模具油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油槽参数的检测包括:加工模具油槽的平整度、加工模具油槽的形状和规格尺寸进行检测,确定误差范围内,进行包装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桂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桂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00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