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内生真菌来源的聚酮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0431.1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7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毕晓旭;雷辉;刘子超;何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307/87 | 分类号: | C07D307/87;A61P29/00;C12P17/04;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昆明科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8 | 代理人: | 方金敏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真菌 来源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抗炎药 中的 应用 | ||
1.海绵内生真菌来源的聚酮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酮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1H28O7,其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内生真菌来源的聚酮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绵内生真菌来源的聚酮化合物能够抑制LPS诱导NO产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内生真菌来源的聚酮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绵内生真菌来源的聚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从棕色扁海绵中分离得到的真菌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heterocornis接入种子培养基中,得到种子培养液;
(2)真菌发酵培养:将种子培养液接入固体发酵培养基中,静置培养;
(3)粗提:总发酵物用乙酸乙酯浸泡,提取3~5次,收集提取液,浓缩得到浸膏;
(4)分离纯化:将浸膏经过硅胶柱层析得到化合物I和化合物I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绵内生真菌来源的聚酮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的组分,按比重比:麦芽浸膏5~20g,粗海盐10-20g,蒸馏水1000~2000ml,pH 7.4~8.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绵内生真菌来源的聚酮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固体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大米100~200g,粗海盐2~10g,自来水200~1000ml,培养时间:28~60天,静置培养温度:25~3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绵内生真菌来源的聚酮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分离纯化的步骤具体为:将浸膏经过硅胶柱层析,洗脱条件为:二氯甲烷-甲醇按30:1-0:100洗脱,得到1~10组分,以Fr.1-10表示;将Fr.5经过硅胶层析柱洗脱,洗脱条件为:二氯甲烷-丙酮3:1洗脱,得到1~5组分,以Fr.5.1-5.5表示;再将Fr.5.3组分经过常压反相柱ODS洗脱,洗脱条件:甲醇-水80%~40%洗脱,得到1~5组分,以Fr.5.3.1-Fr.5.3.5表示,将Fr.5.3.5再经过半制备液相得到化合物I和化合物II;所述的半制备液相为甲醇-水,其体积比为4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学院,未经昆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04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