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型浇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0927.9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0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郭振华;谢懿;李翔光;陈晓龙;付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周黎亚 |
地址: | 5500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浇注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浇注系统,包括依次叠放的底箱、中箱、上箱,底箱、中箱、上箱内部组成有型腔,底箱中部设有向下开口的总浇道,总浇道上部连接有底板横浇道、随形横浇道,随形横浇道沿着型腔底部布置;中箱内设有第一竖浇道、底注浇道,底注浇道两端分别连通型腔与随形横浇道,第一竖浇道下端与底板横浇道连通,第一竖浇道侧面通过浇铸缝隙连通型腔,上箱上设有气孔。本发明结合了立筒缝隙式浇注、底注式浇注、差压浇铸的优点,铸件底部的厚大部位补缩效果好,避免了大面积的疏松、缩孔、甚至浇注不足的缺陷。对于铸件底部存在的厚大部位的框架、圆桶类铸件,保证了铸件一次性成型,且质量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底部存在的厚大部位的框架、圆筒类铸件的复合型浇注系统。
背景技术
底注式浇注系统内浇道位于铸件底部,金属液进入型腔平稳,对型、芯冲击力少,金属液氧化小,有利于型腔气体的排除;立筒缝隙式浇注系统充型平稳,通过合理的优化浇注系统,能够实现铸件的顺序凝固;差压铸造技术能够人为的控制金属液的充型、凝固,金属液充型平稳,有利于气体的排除,有效的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
现今对于镁铝合金的筒体、框架类铸件,金属液落差高度较大,只能采用差压立筒缝隙式浇注系统。对于铸件底部存在的厚大部位的框架、圆桶类铸件,铸件底部、侧面的厚大部位只单纯的通过冷铁调节温度场,难以实现补缩,会出现大面积的疏松、缩孔、甚至浇不足等缺陷。因此,该类铸件一直难以浇注成型,难以保证铸件内部质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浇注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型浇注系统,包括依次叠放的底箱、中箱、上箱,底箱、中箱、上箱内部组成有型腔,所述底箱中部设有向下开口的总浇道,总浇道上部连接有底板横浇道、随形横浇道,随形横浇道沿着型腔底部布置;所述中箱内设有第一竖浇道、底注浇道,底注浇道两端分别连通型腔与随形横浇道,第一竖浇道下端与底板横浇道连通,第一竖浇道侧面通过浇铸缝隙连通型腔,上箱上设有气孔。
所述上箱中还设有第二竖浇道,第二竖浇道下端与第一竖浇道连通,第二竖浇道侧面设有补缩浇道,补缩浇道下端与型腔连通。
所述补缩浇道靠近上箱中部的一端设有梯形部。
所述梯形部为直角梯形。
所述第二浇道的上端高于补缩浇道。
所述随形横浇道位于底板横浇道与总浇道之间。
所述底板横浇道围绕型腔等距分布。
所述底注浇道周围设有冷铁。
所述底注浇道沿着铸件的底部形状均匀分布。
所述中箱包括第一中箱、第二中箱,第一中箱、第二中箱依次叠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本发明,结合了立筒缝隙式浇注、底注式浇注、差压浇铸的优点,铸件底部的厚大部位补缩效果好,避免了大面积的疏松、缩孔、甚至浇注不足的缺陷。对于铸件底部存在的厚大部位的框架、圆桶类铸件,保证了铸件一次性成型,且质量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组装模型示意图。
图中:1-底箱;2-第一中箱;3-第二中箱;4-上箱;5-型腔;6-总浇道;7-底板横浇道;8-随形横浇道;9-第一竖浇道;10-底注浇道;11-浇铸缝隙;12-第二竖浇道;13-补缩浇道;14-气孔;15-梯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09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防治病毒的硬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叉车顶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