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却装置、充电设备冷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1292.4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1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熊智豪;罗云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68;H01M10/6564;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冯洁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装置 充电 设备 方法 | ||
1.一种冷却装置,配置成与发电装置配合,且配置成向与所述发电装置电连接的充电结构提供冷却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水冷箱、活动结构和驱动结构;
所述水冷箱配置成容置所述充电结构和冷却液;
所述活动结构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水冷箱,且位于所述水冷箱内部;
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活动结构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动结构活动,且所述驱动结构配置成设置于所述发电装置的排气口,且配置成以所述发电装置的排气作为动力源运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接收机构和传动机构;
所述接收机构配置成设置于所述发电装置的排气口,以承接所述发电装置的排气,且所述接收机构配置成在所述排气的作用下活动;
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接收机构传动连接,且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活动结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配置成在所述接收机构运动的情况下活动以带动所述活动结构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构包括气缸和活塞;所述活塞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气缸内部;所述活塞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气缸配置成设置于所述排气口,所述气缸配置成接收所述排气,且在所述排气的加热作用下使所述活塞沿所述气缸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主轴和飞轮;
所述飞轮连接于所述主轴且配置成以所述主轴为转动中心转动;所述主轴与所述活动结构传动连接;
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活塞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飞轮转动连接,且所述传动轴与所述飞轮偏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结构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水冷箱的内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安装在所述水冷箱的外侧壁,且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转动件设置在所述水冷箱的同一周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水冷箱的转动平面与所述水冷箱的内侧壁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设置在所述水冷箱内侧壁上靠近底壁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箱上设置有第一插接端子和第二插接端子;所述第一插接端子与所述第二插接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插接端子位于所述水冷箱外侧以配置成与所述发电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插接端子位于所述水冷箱内部以配置成与所述充电结构电连接;所述第一插接端子和所述第二插接端子均设置在相邻于所述活动结构所在侧壁的周壁。
10.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所述发电装置配置成与充电结构电连接以对所述充电结构充电;所述发电装置具有用于排气的排气口;所述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排气口且配置成以所述发电装置的排气作为动力源运作。
11.一种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冷却装置,以对所述充电结构进行冷却,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水冷箱、驱动结构和活动结构,所述水冷箱配置成容置所述充电结构和冷却液;所述活动结构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水冷箱,且位于所述水冷箱内部;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活动结构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动结构活动,所述冷却方法包括:
接受与所述充电结构电连接的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的排气;
所述驱动结构以所述排气作为动力驱动所述活动结构在所述水冷箱中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接收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接收机构包括气缸和活塞,所述活塞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气缸内部;所述活塞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活动传动连接;
所述驱动结构以所述排气作为动力驱动所述活动结构在所述水冷箱中活动的步骤包括:
所述气缸接受所述排气;
在所述排气的加热作用下所述活塞沿所述气缸移动;
所述活塞带动所述传动机构活动;
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活动结构在所述水冷箱中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12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二维码识别的物流分拣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轻量化塑料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