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漂浮式光伏电站自动降温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2091.6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7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高虎;彭文博;肖平;赵东明;田鸿翔;李晓磊;陈雄飞;罗丽珍;朱纹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42 | 分类号: | H02S40/42;B63B35/4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漂浮 式光伏 电站 自动 降温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漂浮式光伏电站自动降温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包括控制系统、供水系统、光伏电池板、喷淋降温装置和温度监控装置;光伏电池板和喷淋降温装置设在光伏组件的固定构件上,光伏电池板分别与控制系统、供水系统和喷淋降温装置连接,供水系统的一端与喷淋降温装置连接,另一端设在水源内;温度监控装置用于监控光伏组件的表面温度;控制系统分别与供水系统、喷淋降温装置和温度监控装置连接。本发明的自动降温系统同时利用了漂浮式光伏电站所处位置的丰富光能和水源,充分利用了资源,节省了能耗;持续有效的降温,使光伏组件维持在合适的工作温度,进而使漂浮式光伏电站维持较高的发电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漂浮式光伏电站自动降温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水上漂浮式光伏发电系统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发电模式,是指在水塘、小型湖泊、水库、采煤塌陷区、堰塞湖等水域环境建设的光伏电站,以解决传统光伏发电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较同区域的地面或屋顶电站多发11%的电能,其项目内部收益率高于地面或屋顶电站。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摆脱了土地的限制,无需大面积占地,有效补充部分地区光伏发电缺口;成为目前光伏发电行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发展方向。
根据实验测得,夏季晴天的正午,光伏组件几乎满功率工作进行发电的时候的表面温度可达到60℃甚至更高;光伏组件温度较高时,工作效率会下降。具体就是随着光伏电池温度的升高,开路电压减小,而短路电流随温度的升高略有上升但幅度很小;一个典型的光伏组件功率温度系数是,在常见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则功率减少0.4%。总的来说,由于温升导致电压下降影响更大,严重影响了光伏发电系统发电功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漂浮式光伏电站自动降温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就近利用了现有资源对漂浮式光伏电站进行降温,使漂浮式光伏电站维持较高的发电功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式光伏电站自动降温系统,包括控制系统、供水系统、光伏电池板、喷淋降温装置和温度监控装置;
光伏电池板和喷淋降温装置设在光伏组件的固定构件上,光伏电池板分别与控制系统、供水系统和喷淋降温装置连接,供水系统的一端与喷淋降温装置连接,另一端设在水源内;温度监控装置用于监控光伏组件的表面温度;控制系统分别与供水系统、喷淋降温装置和温度监控装置连接。
优选地,温度监控装置为贴片式温度探头或红外测温仪。
进一步优选地,贴片式温度探头设置在光伏组件的背面;红外测温仪通过安装支架与光伏组件的固定构件连接,且正对光伏组件表面。
优选地,供水系统包括高压水泵和高压输水管,高压水泵设在水源内,高压输水管的一端与高压水泵连接,另一端与喷淋降温装置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高压水泵为级联高压柱塞泵,高压输水管为钢丝编织胶管。
优选地,供水系统连接有进水过滤系统。
优选地,光伏组件下方设有集水槽,集水槽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与水源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集水槽与排水管的连接处设有滤网。
优选地,喷淋降温装置包括输水管和若干喷头;输水管的一端与供水系统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若干喷头连接,若干喷头的喷射范围覆盖整个光伏组件表面。
本发明公开的上述漂浮式光伏电站自动降温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
控制系统内预设有降温阈值,当温度监控装置检测到光伏组件的表面温度达到降温阈值时,控制系统控制供水系统启动,将水源中的水输送至喷淋降温装置,对光伏组件表面进行持续喷淋降温,直到光伏组件的表面温度下降到降温阈值以下,光伏电池板提供系统所需的电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20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