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阀组集成单元构型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3272.0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6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姚静;王佩;程雨旺;李新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21/02;F16K11/22;F16K3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建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集成 单元 构型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数字阀组集成单元构型,包括底板阀块(1)、多个开关阀(2)、线圈(3)、测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阀块(1)的上方均布四个数字流量控制单元阀块(8),所述底板阀块(1)内设置有4组分别与各个数字流量控制单元阀块(8)对应的两层油道,两层油道之间通过多个支路联通,所述数字流量控制单元阀块(8)的上侧设置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控制各个支路的开关阀(2),两层油道中的一层油道一端的进油端与底板阀块(1)进油口联通、另一端封闭,另一层油道一端用于与接缸口或油箱口连接并连接流量传感器、另一端与另一组的一层油道的进油端连接,所述开关阀(2)的上方还设置有线圈(3),两层油道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测控组件与压力传感器(7)、流量传感器和线圈(3)连接;所述数字流量控制单元阀块(8)的上表面、与底板阀块(1)外侧相对应的数字流量控制单元阀块(8)前、后表面上螺纹连接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压力传感器(7);
测控组件包括控制器、采集卡、上位机、可调直流电源、电流传感器和继电器,所述可调直流电源与所述继电器的常开端口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的触发口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线圈(3)和所述电流传感器连接,所述采集卡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7)、所述流量传感器和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采集卡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线缆与所述上位机连接;
所述数字阀组集成单元构型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根据用户的要求,选择符合的控制构型,将所述数字流量控制单元阀块(8)中的若干个开关阀(2)分组,获得不同数量的开关阀(2)的组合,形成所需的编码构型形式;
步骤二、
根据用户流量需求,通过流量方程实时计算出数字流量控制单元阀块(8)中各个开关阀(2)的开关状态,并通过控制器输出对应开关信号,结合PCM、PWM及其组合的控制方式,从而驱动相应的开关阀(2)做出相应的动作;
步骤三、
控制器控制采集卡采集流量传感器发出的流量信号,与用户的流量需求进行比较,进一步调节实现闭环控制,直到符合用户的流量需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阀组集成单元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阀块(1)内设置有上层油道(9)和下层油道(10);所述底板阀块(1)后侧的上层油道(9)和下层油道(10)与安装于底板阀块(1)上方后侧的数字流量控制单元阀块(8)相对应,所述底板阀块(1)前侧的上层油道(9)和下层油道(10)与安装于底板阀块(1)上方前侧的数字流量控制单元阀块(8)相对应,所述数字流量控制单元阀块(8)的上侧设置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开关阀(2),以控制和每个数字流量控制单元阀块(8)相对应的上层油道(9)和下层油道(10)之间是否连通;
所述前侧的上层油道(9)和后侧的下层油道(1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用螺堵堵住的常闭出油口(11),所述前侧的下层油道(10)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接缸B口(12)和接缸A口,所述后侧的上层油道(9)左右两侧设置有T油箱口(13),所述底板阀块(1)前侧设置有与所述上层油道(9)连通的进油口(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字阀组集成单元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2)的外周设置有嵌于所述数字流量控制单元阀块(8)上表面的端盖(4),并通过所述数字流量控制单元阀块(8)上侧的压板(5)将所述开关阀(2)和端盖(4)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字阀组集成单元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5)上表面上设置有位于两侧及相邻两个开关阀(2)之间的紧定螺钉(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字阀组集成单元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缸B口(12)、接缸A口和T油箱口(13)的外侧通过油管连接有流量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阀组集成单元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2)为二位二通结构的常闭式开关阀(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32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认证的保护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