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增量模型的数字孪生系统协同进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3308.5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9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鲍劲松;刘世民;孙学民;许敏俊;沈慧;丁志昆;顾星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K9/62;G06Q10/06;G06Q50/04;G06F1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保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4 | 代理人: | 张晶 |
地址: | 20005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增量 模型 数字 孪生 系统 协同 进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增量模型的数字孪生系统协同进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已知的数字孪生系统,借助孪生模型与物理实体间的数据交互,生成加工过程中的数字孪生数据;
S2、对加工过程中各种状态变化量进行采集、分析,获取与数字孪生系统中决策模型相关的数据;
S3、数字孪生系统根据S2中状态变化量的历史数据,结合智能算法,辅助数字孪生系统进行决策;
S4、加工过程中,通过云平台向数字孪生系统传输相同场景的历史数据,促进数字孪生系统协同进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增量模型的数字孪生系统协同进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S4中提到的数字孪生系统包括有数字孪生工艺设计单元、加工监测单元和加工质检单元,所述数字孪生工艺设计单元、加工监测单元和加工质检单元工作过程中通过数据积累构建相应的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增量模型的数字孪生系统协同进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随着加工案例的累积,将样本离线标记以更新分类模型,然后将更新后的模型再投入在线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增量模型的数字孪生系统协同进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进化过程,其协同更新模型的步骤如下:
A1、定义更新模式中的重要参数,包括共享参数θs,每个旧任务的任务特定参数θo,新任务的训练数据和真实情况Xn与Yn,
A2、模型初始化,包括:为新数据计算旧任务的输出Yo←CNN(Xn,θs,θo);随机初始化新参数θn←RANDINIT(|θn|);
A3、模型训练,其中包括定义旧任务输出为定义新任务输出为目标函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33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