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海上漂浮浒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3320.6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5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增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4/00 | 分类号: | A01D44/00;A01D43/00;A01D43/08;A01D43/14;E02B1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金香云 |
地址: | 247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海上 漂浮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海上漂浮浒苔处理装置,包括漂浮气囊、工作台、入料部件、喷药部件和浒苔收集处理腔部件。通过对各个部件进行具体设置,可以实现在水体边缘处巡游式的对水体边缘处的浒苔进行收获、除水、切碎、干燥、研磨和成品暂存等步骤并对处理过的水面进行药物处理,避免浒苔重新繁殖,从而实现了高效的一体化工业化和智能化的浒苔处理方式,实现了很好的环保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海上漂浮浒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浒苔在我国的黄海领域大量繁殖,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在青岛等海域大量繁殖,不仅对水体造成污染,同时也对水体景观造成非常大的危害,给环保业和旅游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浒苔作为藻类植物,具有一定的药用和食用价值,目前主要依靠人力打捞,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由于打捞之后常规都是堆放而没有及时处理,从而造成浒苔大量的腐败,形成垃圾而没有产生经济效益。如果能够在收获的同时就能实现对浒苔的脱水研磨等处理,则会大大提高浒苔的回收效益,从而真正的实现变害为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海上漂浮浒苔处理装置。
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海上漂浮浒苔处理装置,包括漂浮气囊、工作台、入料部件、喷药部件和浒苔收集处理腔部件。
所述漂浮气囊设置于工作台的两侧,用于将整个海上漂浮浒苔处理装置漂浮于水体之上,所述工作台用于对海上漂浮浒苔处理装置的各部件进行控制。
所述入料部件设置于工作台的前端,包括入料斜板、限位板、入料口和旋转切割刀组,所述入料斜板倾斜设置,且一端与工作台的前端相接,另一端向下倾斜,在入料斜板上横向开设有入料口,在入料口上方的靠近工作台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端与入料口的一端相接,另一端弧形向上延伸,在入料斜板较低端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旋转切割刀组,所述旋转切割刀组包括多个切割刀组件,每个切割刀组件均包括一个竖直设置的旋转轴和一组设置于旋转轴上的横向的切割刀,每个所述旋转轴均与电机连接并能够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每个切割刀均能够随着旋转轴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喷药部件设置于工作台的后端,包括平衡喷药板和药物喷头,所述平衡喷药板的一端与工作台的后端连接,另一端向上倾斜,且在平衡喷药板较高一端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药物喷头,所述药物喷头设置有多个。
所述浒苔收集处理腔部件用于对收集到的浒苔进行挤压除水、切碎、烘干以及研磨和暂存;包括浒苔收集处理腔、挤压部件、切碎部件、热风干燥部件、搅拌烘干部件、螺旋传送部件、研磨部件和成品暂存部件。
所述挤压部件包括挤压室入料管、横向挤压块、竖向挤压块、竖多孔板、横多孔板、挡水板、挤压室排水口和抽水水泵;所述挤压室入料管设置于挤压部件的顶部并且挤压室入料管的顶端与所述入料口连通,在入料管下方竖直设置有所述横向挤压块,在与横向挤压块相对的位置竖直设置有所述竖多孔板,在横向挤压块与竖多孔板之间空间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竖向挤压块,在竖向挤压块的正下方设置有横多孔板,所述横向挤压块能够横向移动并能够与竖多孔板对浒苔进行挤压,所述竖向挤压块能够竖向移动并能够与横多孔板对浒苔进行挤压,所述竖多孔板能够向上移动,所述竖多孔板和横多孔板上均密布有通孔,在横多孔板的下方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用于将从横多孔板和竖多孔板的通孔中排出的水体导流到横多孔板正下方的空间,在浒苔收集处理腔的底部开设有挤压室排水口,在挤压室排水口上设置有抽水水泵。
所述切碎部件包括切碎腔壳、切碎腔入料口、切碎转轴、切碎刀、切碎电机和切碎腔排料口,切碎腔壳为竖直的圆筒结构,在其一侧的上部开设有所述切碎腔入料口,所述切碎腔入料口与所述竖多孔板的位置相配合,且用于承接从挤压部件中排出的物料,所述切碎转轴竖直设置于切碎腔壳内,在切碎转轴上布设有多排所述切碎刀,所述切碎电机与切碎转轴连接并对切碎转轴的转动进行驱动,在切碎腔壳一侧的下部开设有所述切碎腔排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增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池州增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3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牛肝菌菌株AC2266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椎板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