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椎板钳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3323.X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6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魏聪聪;李会杰;姚孟轩;杨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聪聪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段凯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椎板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椎板钳,包括第一钳体,第一钳体的顶端设有钳头;第二钳体,得第二钳体与第一钳体滑动配合,第二钳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沿第二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两端均与外部连通;第二钳体的一端转动设有活动门,活动门与钳头相互配合;板条,板条滑动设于第二钳体的第一容纳腔内;板条的一端设有挡板,挡板与活动门相互配合,板条的另一端设有档盖,档盖与第一容纳腔相互配合;第一把手,第一把手与第一钳体一体相连;第二把手,第二把手与第一把手转动相连,第二把手与第二钳体相互配合。本新型椎板钳可快速取下咬合的骨组织,并便于在术后进行集中清理,使用便捷,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椎板钳。
背景技术
在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椎管减压术以及椎间融合术中,椎板钳主要用于咬切清除一部分黄韧带和椎板及关节突等骨质。
目前,市面上的钳子具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在于椎板钳钳头咬合部在完成咬合作业后,骨组织容易粘黏在钳头处,难以取下,需要用其他辅助工具去除,才能进行下一次咬合,操作繁琐,效率低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椎板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椎板钳:
一种新型椎板钳,包括
第一钳体,所述第一钳体的顶端设有钳头;
第二钳体,所述得第二钳体与第一钳体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钳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沿第二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两端均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钳体的一端转动设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与所述钳头相互配合;
板条,所述板条滑动设于所述第二钳体的第一容纳腔内;所述板条的一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活动门相互配合,所述板条的另一端设有档盖,所述档盖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互配合;
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第一钳体一体相连;
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与第一把手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把手与第二钳体相互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钳头包括咬合部以及推送部,所述咬合部可与所述第二钳体间配合对骨组织进行咬合;所述推送部与所述活动门相互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挡板与所述板条垂直相连,所述挡板可对所述活动门起限位作用。
作为改进,所述推送部的下端与第一钳体间设有沿所述第一钳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挡板间相互配合;所述挡板靠近钳头的一端设有斜面,便于钳合下的骨组织沿所述斜面进入第一容纳腔内。
作为改进,所述档盖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密封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档盖上设有拉环。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钳体的后端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销体以及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销体上且一端与所述销体固定相连,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钳体相连;所述销体的前端可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前后运动,所述销体的后端与插入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二把手相互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把手上设有按压凸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钳头的咬合部与第二钳体间可相互配合,以进行骨组织的咬合,在咬合后,钳头的推送部可推开与第二钳体转动配合的活动门,并将骨组织送入第二钳体内的第一容纳腔中;在手术完毕后,可拉动拉环,从第一容纳腔中抽出板条,同时带出第一容纳腔内的骨组织,完成清理;板条上的挡板,对活动门起到限位的作用,放置活动门反向打开,使骨组织从前端掉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型椎板钳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聪聪,未经魏聪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33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