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牙髓牙本质再生的可降解水凝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3427.0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8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王玉记;王变红;魏雪竺;朱梦迪;夏登胜;赵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38 | 分类号: | A61L27/38;A61L27/18;A61L27/20;A61L27/22;A61L27/50;A61L27/52;A61L27/54;A61L27/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56 | 代理人: | 祝妍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牙髓 牙本质 再生 降解 凝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髓和/或牙本质再生的可降解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以壳聚糖和二4‑醛基苯甲酸聚乙二醇酯的反应物作为支架材料,所述水凝胶还含有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白细胞介素‑2。本发明的水凝胶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可以方便地注射到需要治疗的牙髓腔中,通过表皮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2和支架材料的共同协同作用,修复细胞进入牙髓腔并发挥修复作用,从而再生和修复患病牙髓和牙本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牙髓牙本质再生的可降解水凝胶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牙齿的大部分生物活性主要依赖于牙髓,目前,用惰性合成材料覆盖或替换,即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疾病的主要途径。较常见的充填材料是杜仲胶,杜仲胶是一种异戊二烯热塑性聚合物。治疗时,将坏死的牙髓取出后,熔化的热牙胶被注入到牙根管中。尽管根管治疗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牙体治疗,但仍然存在如下弊端:根管治疗后的牙体脆性增加,易折断;根管治疗后的牙齿频繁发生脱色,后期牙科美容手术费用高昂;尚无适用于婴儿的患病牙髓根管治疗方法。而且脱位牙发生牙髓坏死的概率为85-96%,挫入牙发生牙髓坏死的概率为70-100%。被忽视的牙体炎症可能是全身性感染的诱因。
理想情况下,改良的牙髓治疗方法应改善并恢复缺损组织的生物学活性。治疗后的牙髓组织可以进一步诱导或促进牙体结构与功能。当牙本质受到刺激时,成牙本质细胞受损甚至死亡,牙髓组织中未分化的前体细胞向受损部位移行并极化,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在受损伤处相对的髓腔壁上合成修复性牙本质以保护牙髓。Gronthos等发现,从已发育完成的牙齿的牙髓组织中提取的前体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等成体干细胞的特性,并能诱导形成牙髓-牙本质复合体样结构,从而首次提出了牙髓干细胞的概念。
组织工程和干细胞技术的进步为实现牙髓的原位再生或植入全新合成的生物替代牙髓开辟了新的方向。组织工程方法需要三个关键要素:干细胞,支架(或基质)和生长因子。这些关键要素可用于三种主要治疗策略:1)将新鲜分离或培养单个细胞或小细胞聚集体直接注射或者与可降解支架一起植入到受损组织中;2)先将细胞和支架在体外3D培养,一旦3D共培养复合物达到成熟,将其植入受损组织中;3)原位组织再生,即将支架直接植入受损组织并刺激受损部位自身周围细胞“归巢”以促进局部组织修复。无论哪种策略,干细胞是牙髓牙本质再生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牙源性干细胞作为一种新的成体干细胞群体在再生与修复领域倍受关注,包括牙髓干细胞(DPSCs)、牙周膜干细胞(PDLSCs)、根尖周组织干细胞(SCAP)、脱落乳牙干细胞(SHED)等。
中国授权专利CN104548212B公开了一种促进牙髓及牙本质再生的组合物,包括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支架材料,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为PDGF-BB、PDGF-AB和PDGF-AA中的一种或几种,支架材料为藻酸盐、阿拉伯胶、瓜尔胶、黄原胶、明胶、几丁质、壳聚糖、壳聚糖醋酸盐、壳聚糖乳酸盐、硫酸软骨素、N,O-羧甲基壳聚糖、葡聚糖、纤维蛋白凝胶、纤维蛋白原、天然血块、甘油、透明质酸、千味素、葡糖胺、蛋白聚糖、淀粉、乳酸、泊洛沙姆、甘油磷酸钠、胶原、糖原、角蛋白丝、合成外科密封剂和粘合剂中的一种或几种。该专利声称可以方便地注射到需要治疗的牙髓腔中,通过血小板衍生生产因子PDGF和支架材料的共同作用,修复细胞进入牙髓腔并发挥修复作用,从而再生和修复患病牙髓和牙本质。
中国授权专利CN110664993B公开了一种纤维蛋白原γ链作为制备牙髓牙本质再生试剂的应用,并提供一种促进牙髓牙本质再生的试剂盒,包括有纤维蛋白原γ链,可作为促进牙髓干细胞成牙本质分化的生长因子,能够显著提高牙髓干细胞成牙本质分化的效率,为促进牙髓本质再生提供了新的方法,具有显著的牙齿再生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34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