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背水面堵漏抗渗防水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3430.2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3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宋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华杰 |
主分类号: | C09J163/00 | 分类号: | C09J163/00;C09J171/00;C09J11/04;C09J11/06;C09J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面 堵漏 抗渗防 水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背水面堵漏抗渗防水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40~60份环氧树脂、10~20份三羟基聚醚、3~6份丁二醇双缩水甘油醚、6~10份硅酸钠、3~6份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3~5份纳米氧化铈、30~45份超细硅微粉、0.8~1.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7份功能助剂、2~5份触变剂、1.0~2.5份润湿剂、0.8~1.5份消泡剂、2.8~4.2份促进剂、2.5~5.8份除水剂及1.2~2.0份渗透剂;本发明所制备的防水胶不仅具有很好的抗渗性能及抗老化性能,而且还具有超强的抗压性能,再者,其还具有很好的耐热性能及低温韧性;有效地保证了防水胶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背水面堵漏抗渗防水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不管在技术上,还是在理论_上或者是在工程技术实施中,房屋建筑在以前基础上都取得巨大发展。然而,近几年来,各种恶劣自然灾害多次发生,再又加上有些房屋建筑本身质量不合格,因而这些房屋建筑总是出现漏水现象。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严重扰乱人们正常生活。
在修补房屋渗水时经常需要用到的防水胶,防水胶具有柔性高、防水隔潮、粘结力强抗开裂粘结力强、透气不透水、施工简便、高效施工、抗渗性优异、粘结力强等特点。
目前,现有的防水胶虽然具有一定的粘接性能,但是其本身的抗渗性能、抗压性能相对较差。而且其耐热性能、耐低温性能及抗老化性能也相对较差,这不仅影响了防水胶的质量;而且也缩短了其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背水面堵漏抗渗防水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背水面堵漏抗渗防水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制备的防水胶不仅具有很好的抗渗性能及抗老化性能,而且还具有超强的抗压性能,再者,其还具有很好的耐热性能及低温韧性;有效地保证了防水胶产品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背水面堵漏抗渗防水胶,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40~60份环氧树脂、10~20份三羟基聚醚、3~6份丁二醇双缩水甘油醚、6~10份硅酸钠、3~6份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3~5份纳米氧化铈、30~45份超细硅微粉、0.8~1.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7份功能助剂、2~5份触变剂、1.0~2.5份润湿剂、0.8~1.5份消泡剂、2.8~4.2份促进剂、2.5~5.8份除水剂及1.2~2.0份渗透剂。
更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物质的量之比为3~8:1,准确称取适量的刺槐因和四亚甲基乙二醇缩水甘油醚投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内温度升至70~85℃;然后向反应釜中投入适量的碱液,经超声混合5~10min后,将所得的混合物在70~85℃的温度下保温反应2~3h,待反应完毕后,对反应釜内的所得的生成物依次进行温水洗涤、干燥、减压蒸馏除去四亚甲基乙二醇缩水甘油醚及乙醇重结晶处理后,将所得中间产物与聚氮杂环丙烷按2~4:1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同投入反应釜中,并在60~70℃的温度下保温反应3~6h,待反应完毕后,所得即为功能助剂。
更进一步地,所述碱液选用浓度为30~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且氢氧化钠与刺槐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0:1。
更进一步地,所述触变剂选用气相二氧化硅、膨润土或聚酰胺蜡中的任意一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润湿剂选用十八烷基胺、单硬脂酸甘油酯、单油酸酯中的任意一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消泡剂选用FY2309、FY2311H、FY-3300中的任意一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促进剂由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按照质量比1.5~2.5:1混合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华杰,未经宋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34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