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及蓄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3546.6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9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吉野贤二;唐津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乐索纳克包装 |
主分类号: | H01M50/121 | 分类号: | H01M50/121;H01M50/126;H01M50/131;H01M10/0525;H01G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牛蔚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外包装 材料 | ||
本发明涉及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及蓄电装置。本发明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构成为包含作为外侧层的耐热性树脂层(2)、作为内侧层的密封层(3)、和配置于这两层之间的金属箔层(4),密封层(3)的至少最内层(7)含有弹性体改性烯烃系树脂,所述弹性体改性烯烃系树脂包含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改性均聚丙烯或/及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无规共聚物,所述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无规共聚物是含有丙烯及除丙烯以外的其他共聚成分作为共聚成分的无规共聚物的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改性体。通过该结构,可提供即使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也仍然能够良好地维持外包装材料密封部的密封性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7月7日、发明名称为“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及蓄电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No.201710554299.9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设备中使用的电池、电容(condenser),在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夜间电力的蓄电用途中使用的电池、电容等蓄电装置的外包装材料及蓄电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用语“拉伸屈服强度”表示按照JISK7127-1999(拉伸试验方法),在试样宽度为15mm、刻度间距离为50mm、拉伸速度为100mm/分钟的条件下测得的拉伸屈服强度。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例如作为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手机等的电源而被广泛使用。作为该锂离子二次电池,使用了结构为用壳体将电池主体部(包括正极、负极以及电解质在内的主体部)的周围包围的电池。作为该壳体用材料(外包装材料),例如,结构为使由耐热性树脂膜形成的外层、铝箔层、和由热塑性树脂膜形成的内层依次粘接一体化的材料是已知的(参见专利文献1)。
并且,蓄电装置是通过用一对外包装材料夹持蓄电装置主体,并将所述一对外包装材料的周缘部彼此熔融接合(热封)来进行封固而构成的。通过利用这样的热封接合充分地进行封固,能够防止电解液的漏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23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设想的是,这样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池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常温环境下使用。
然而,近年来,随着上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使用用途的多样化,以汽车用途方面的使用为代表的在暴露于高温环境下的外部进行使用的新型用途也在逐步增加。
例如,在汽车用途方面的使用中,在将汽车停驻在夏季室外的情况下,温度变得非常高,因此,就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池而言,也期望开发即使长时间暴露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也仍然能够良好地维持外包装材料密封部的密封性的外包装材料。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也仍然能够良好地维持外包装材料密封部的密封性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及蓄电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手段。
[1]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包含作为外侧层的耐热性树脂层、作为内侧层的密封层、和配置于这两层之间的金属箔层,
所述密封层由1层至多层形成,所述密封层的至少最内层含有弹性体改性烯烃系树脂,
所述弹性体改性烯烃系树脂包含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改性均聚丙烯或/及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无规共聚物,
所述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无规共聚物是含有丙烯及除丙烯以外的其他共聚成分作为共聚成分的无规共聚物的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改性体。
[2]如前项1所述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最内层中的所述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含有率为0.1质量%以上且小于20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乐索纳克包装,未经株式会社乐索纳克包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35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