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饰件的抗菌耐水复合皮革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3769.2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8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毛力;毛国兵;薛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信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4B1/40 | 分类号: | C14B1/40;C14B1/44;C14B1/58;C14C3/02;C14C3/08;C14C15/00;C08G18/10;C08G18/32;C08G18/34;C09D5/14;C09D175/04;C09D7/61;C09D7/63;D06P1/52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兴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2 | 代理人: | 丁骞 |
地址: | 21425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抗菌 耐水 复合 皮革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饰件的抗菌耐水复合皮革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皮胚经过表面除尘和回水后,再经过复鞣、中和以及干燥处理,得到皮胚前处理物;步骤2,将皮胚前处理物依次经过底涂、第一次滚光、中涂、第二次滚光、顶涂、第三次滚光和摔软处理,得到抗菌耐水复合皮革。本发明采用了自制的水性聚氨酯树脂乳液作为涂覆液分别按照需要制备成抗菌耐水处理剂和染液,分成三次(底涂、中涂和顶涂)涂覆在皮革的表面,本发明自制的涂覆液渗透力强、稳定性好,且最终制备得到的皮革具有抗菌性好、力学性能强、耐水性好以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饰件的抗菌耐水复合皮革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汽车也越来越多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汽车生产大国和最大的汽车消费国。随着不同品牌汽车的总体质量差距缩小,赢得市场的关键不再是汽车的品质,而是汽车内饰的工艺水平。人与车相处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车内,汽车内饰的舒适性、实用性与设计水平,已成为决定汽车销量的关键因素。
由于人与车相处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车内,汽车饰件的舒适性、实用性与设计水平,已成为广大买车者的重大参考指标。皮革制品因其柔软舒适、诱人的色泽、美观时尚和良好的透气性等,备受人们喜爱。然而,当皮革用于汽车饰件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细菌滋生、难打理、沾水变形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美观、降低使用寿命,大大制约了皮革制品的发展和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皮革用于汽车饰件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细菌滋生、难打理、沾水变形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美观、降低使用寿命,大大制约了皮革制品的发展和推广应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饰件的抗菌耐水复合皮革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汽车饰件的抗菌耐水复合皮革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皮胚经过表面除尘和回水后,再经过复鞣、中和以及干燥处理,得到皮胚前处理物;
步骤2,将皮胚前处理物依次经过底涂、第一次滚光、中涂、第二次滚光、顶涂、第三次滚光和摔软处理,得到抗菌耐水复合皮革。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除尘是指除去皮胚表面的污渍,即使用乙醇和纯水交替进行清洗至少两次。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回水是将除尘后的皮胚与质量分数为0.1%~0.5%的甲酸溶液置于转鼓中转动0.2~0.5h,排水。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复鞣是将回水后的皮胚与复鞣剂溶液在转鼓中转动0.2~0.5h,排水;其中,复鞣剂溶液是由复鞣剂与去离子水按照质量比为1~3:100混合得到,复鞣剂为丙烯酸树脂复鞣剂或氨基树脂复鞣剂。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中和是将复鞣后的皮胚与中和液在转鼓中转动0.3~0.8h,排水;其中,中和液是由中和复鞣剂、小苏打和去离子水按照质量比为1.2~1.8:1.6~2.1:100混合得到。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干燥是将中和后的皮胚置于75~90℃的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为25%~35%。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底涂是使用滚涂机将抗菌耐水处理剂涂覆在皮胚前处理物的表面,然后置于75~90℃的条件下干燥。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第一次滚光是将底涂后的皮胚前处理物使用滚光机进行滚光,其中,滚光温度为95~105℃,滚光辊压为3~5kg/cm2。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中涂是将染液喷涂在第一次滚光后的皮胚前处理物的表面,然后置于75~90℃的条件下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信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信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37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