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类生物质连续化全组分分离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4060.4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2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晨杰;应汉杰;单军强;欧阳平凯;陈彦君;庄伟;李明;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C5/00 | 分类号: | D21C5/00;D21B1/02;D21C3/02;D21C9/18;D21C7/00;D21C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林德强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类 生物 连续 组分 分离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与生物能源领域,公开了一种草类生物质连续化全组分分离方法和装置。该装置包括:回料装置、预热装置、T型管、第一蒸煮装置、浆料卸料装置、第一固液分离装置、料塞装置、第二蒸煮装置、浆料喷放装置、第二固液分离装置;所述回料装置与预热装置连接;所述预热装置与T型管连接;所述T型管与第一蒸煮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蒸煮装置与浆料卸料装置连接;所述浆料卸料装置与第一固液分离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与料塞装置连接;所述料塞装置与第二蒸煮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蒸煮装置与浆料喷放装置连接;所述浆料喷放装置与第二固液分离装置连接。该装置可高效分离出高纯度木质素及高纯度纤维素草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与生物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类生物质连续化全组分分离方法 和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玉米、水稻、小麦、棉花等农作物秸秆等资源量每年约8.2 亿吨(约合4亿吨标煤),可收集的资源量每年约6.9亿吨。然而迄今为止,秸秆利用仍然是 世界性难题。鉴于我国缺林少木的情况,充分利用秸秆这一丰富的纤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由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纸浆的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秸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组成,这三大组分均已有成熟的下游产业化应用。 而秸秆制浆大多仍停留在粗狂式的整株利用,例如专利文献CN201410529695.2和专利文献 CN201811414874.6,未能充分挖掘秸秆其它组分价值,同时制备出的浆品质较低,导致应用 面局限性较大;或是单纯借鉴传统木材碱法制浆工艺应用于秸秆制浆,例如专利文献 CN103061180B采用碱法横管蒸煮,能较好的分离出木质素,得到芦苇浆,但是由于半纤维 仍大量存在的原因,所得纸浆存在滤水性差的问题,所以需要用大量水稀释碱性物料才能较 好的挤出黑液,同时所提木质素纯度提升有限,蒸煮过程一部分半纤维素发生剥皮反应,溶 于黑液之中。目前木材制浆已有成熟的一套连续化蒸煮工艺以及配套装置,例如专利文献 CN102449231B及CN106164370B。然而上述木材的连续蒸煮工艺以装置由于草类物料滤水性 比木材差,所以无法应用于秸秆的连续蒸煮。综上由于草类物料半纤维素含量较高,纤维长 度较短,细小纤维含量高,制浆后普遍存在滤水性差、强度低等问题,严重限制秸秆大规模 高值化的利用。
因此,能够实现草类生物质连续化全组分分离的连续制浆,对于秸秆的高效节能环保利 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草类生物质连续化全组分分离装置。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第一方面的装置在草类生物质连续化全组分分离中的 应用。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草类生物质连续化全组分分离方法。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第一方面的装置和/或第三方面的方法在制备纸浆中的 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草类生物质连续化全组分分离装置,包括:回料装置、 预热装置、T型管、第一蒸煮装置、浆料卸料装置、第一固液分离装置、料塞装置、第二蒸煮装置、浆料喷放装置、第二固液分离装置;所述回料装置与预热装置连接;所述预热装置与T型管连接;所述T型管与第一蒸煮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蒸煮装置与浆料卸料装置连接;所述浆料卸料装置与第一固液分离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与料塞装置连接;所述 料塞装置与第二蒸煮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蒸煮装置与浆料喷放装置连接;所述浆料喷放装置 与第二固液分离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草类生物质连续化全组分分离装置还包括计量装置,所述回料装置通过计 量装置与预热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草类生物质连续化全组分分离装置还包括喂料装置,所述预热装置通过喂 料装置与T型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蒸煮装置包含多根蒸煮管;进一步包含四根蒸煮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40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老年公寓的智能浴缸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变压器散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