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利工程河道拦污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4817.X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8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毛艳辉;王金晶;侯富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15/06 | 分类号: | E02B1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正和天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1 | 代理人: | 王少强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利工程 河道 装置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水利工程河道拦污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包括拦污架,拦污架上设置有加固组件,拦污架由拦污栅板拼接而成,相邻两个拦污栅板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件上贯穿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底端插入到河床内,固定杆通过限位螺母限位固定在连接件上。本发明安装方法如下:1)拦污架的拼接;2)加固组件的安装;3)拦污架的吊放;4)浮筒的安装。本发明结构牢固,能够抗击水流的冲击力且不易变形松动,通过加固组件对拦污架进行加固,确保整个装置的结构强度和稳固性,提高结构安全性能,同时对拦污架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设计,保证拦污架自身的牢固性和拦污效果,并配合固定杆将整个装置固定在河床上,保证拦污装置在河道内的安放牢固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道拦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利工程河道拦污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垃圾排放和突发性事件对江河源头及上游、水库、地下水等水源地所造成的污染。现有技术中会用拦污装置拦截河水中的垃圾,但是现有的拦污装置安装后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能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拦污装置本身容易出现松动、缺口,导致在实际使用中拦污装置的拦污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水利工程河道拦污装置及其安装方法的技术方案,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实用性强,该装置的整体结构牢固可靠,使用寿命长,能够抗击水流的冲击力且不易变形松动,通过加固组件对拦污架进行加固加强,有效确保整个装置的结构强度和稳固性,提高结构安全性能,同时对拦污架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设计,保证拦污架自身的牢固性和拦污效果,并配合固定杆将整个装置固定在河床上,保证拦污装置在河道内的安放牢固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水利工程河道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拦污架,拦污架上设置有加固组件,通过加固组件加强稳固拦污架,拦污架由拦污栅板拼接而成,相邻两个拦污栅板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件上贯穿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底端插入到河床内,固定杆通过限位螺母限位固定在连接件上,相邻两个拦污栅板拼接后两者之间形成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辅助栅板,辅助栅板与连接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加固组件包括加固杆和加固板,加固杆横向水平设置在拦污架的两侧,加固板位于加固杆的两端,通过加固板连接若干加固杆的同一端部,加固板上设置有卡槽,加固杆的端部贯穿卡接在对应的卡槽内,加固板通过第一安装螺钉与拦污架固定连接,通过在拦污架两侧设置加固杆对拦污架起到加固作用,使得拦污架整体结构更加牢固可靠,并且通过加固板可以将多根加固杆的同一端部连接,使得多根加固杆间接连接成一体,进一步提高拦污架的结构强度,而加固板自身又通过第一安装螺钉与拦污架固定,有效确保加固组件与拦污架之间的安装牢固性。
进一步,拦污栅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托架,托架与拦污栅板上的栅孔错位分布,加固杆卡接在托架上,且加固杆通过第二安装螺钉与托架固定连接,托架的设计可以便于加固杆与拦污架之间的安装卡接,再通过第二安装螺钉固定,有效保证托架与拦污架之间的安装牢固性,连接灵活,安装拆卸方便简单,便于实际的组装定位,并且将加固杆与拦污栅板上的栅孔设计成错位开,使得加固杆起到加固加强拦污架作用的同时,又可以避免加固杆遮挡到栅孔,影响到拦污架的使用。
进一步,加固杆上横向贯穿设置有辅助穿孔,辅助穿孔内设置有辅助绳,辅助穿孔内穿设有辅助绳,辅助绳的两端固定在岸边上,从而通过辅助绳可以起到进一步的辅助加固作用,提高拦污装置的安装牢固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拦污栅板的顶部设置有定位环,定位环上通过连接绳连接有浮筒,浮筒之间连接有定位绳,定位环配合连接绳可以实现浮筒与拦污栅板之间的连接固定,通过浮筒可以增加拦污架顶部的浮力,同时浮筒漂浮在水面上可以起到警醒警示的作用,提醒过往船只,该处设置了拦污装置,避免船只对拦污装置的撞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48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