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沙子筛选分类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4927.6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7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六洲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28 | 分类号: | B07B1/28;B07B1/42;B07B1/46 |
代理公司: | 慈溪夏远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6 | 代理人: | 陈伯祥 |
地址: | 6505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沙子 筛选 分类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沙子筛选分类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左侧安装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正面的上方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框架的侧边转动安装在支撑框架的内侧壁,所述传动杆的表面对称安装有两组收卷轮,所述支撑框架的正面与背面均滑动安装有限位杆,且两组限位杆相对的一端均安装有吊板。本发明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传动杆转动,使其带动上料斗上升,当上料斗到达指定的高度后通过第二电机带动上料斗翻转,进而将其内部待筛分的沙子导入顶层的筛网中,循环上料保证了筛分的效率,在此过程中只需要通过人力将沙子倾倒在上料斗内即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沙子筛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沙子筛选分类设备。
背景技术
砂一般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两类。由自然条件作用(主要是岩石风化)而形成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称为天然砂。人工砂是由岩石轧碎而成,由于成本高、片状及粉状物多,一般不用,按其产源不同,天然砂可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山砂表面粗糙,颗粒多棱角,含沙量较高,有机杂质含量也较多,质量较差。海砂和河砂表面圆滑,但海砂含盐量较高,对混凝土和砂浆有一定影响,河砂较为洁净,应用较广,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的平均粗细程度。通常有粗砂、中砂、细砂之分。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砂子大小颗粒的搭配比例。如果是同样粗细的砂,空隙最大,两种粒径的砂搭配起来,空隙有所减小,三种粒径的砂搭配,空隙更小。由此可见,砂子的空隙率取决于砂料各级粒径的搭配程度。级配好的砂子,不仅可以节省水泥,还提高了混凝土和砂浆的密实度及强度。
常用的沙子筛选分类设备为提高筛分的效率,需要人力不间断加料,劳动强度较大,筛分出来细度模数不同的沙子之间容易混合且难以进行集中收集,从而降低筛分的效率,实用性不高,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降低劳动强度,且能大大提高筛分效率同时方便进行集中收集的沙子筛分设备。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沙子筛选分类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左侧安装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正面的上方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框架的侧边转动安装在支撑框架的内侧壁,所述传动杆的表面对称安装有两组收卷轮,所述支撑框架的正面与背面均滑动安装有限位杆,且两组限位杆相对的一端均安装有吊板。
优选的,两组所述吊板的上端均安装有第一吊环,其中一组吊板的侧面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且位于两组吊板相对的一侧安装有上料斗,所述支撑框架的侧边且位于第一电机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表面铰接有推拉杆。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表面对称安装有两组滑杆,所述滑杆的上表面滑动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均匀设置有三组筛网,所述外壳的表面安装有限位轨道,且限位轨道的一端安装在支撑框架的表面,另一端安装在外壳的表面,所述限位轨道的内部对称安装有两组橡胶缓冲块,所述外壳的外侧表面对称安装有四组连接架,且每组连接架的的表面均安装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安装有锁定杆,所述锁定杆的一端螺纹安装有第二吊环,所述外壳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挡块,所述挡块的表面安装有第三吊环,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动力杆,动力杆的表面安装有导向轮,所述第二吊环和第三吊环相对的端头安装有拉绳。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正面和背面开设有矩形长条槽,且两组限位杆均贯穿对应的矩形长条槽延伸至外部,延伸段的端头安装有端板,吊板通过限位杆及端板与支撑框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转轴,转轴贯穿其中一组吊板延伸至另一组吊板的表面,且上料斗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两组吊板之间。
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一吊环的端头表面连接有钢丝绳,且两组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在两组收卷轮的表面,吊板、第二电机和上料斗所组成的整体结构通过钢丝绳与收卷轮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六洲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六洲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49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安全折叠梯
- 下一篇:背板、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