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温升两级型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蒸汽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5752.0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6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毛洪财;王炎丽;曹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00 | 分类号: | F22B1/00;F25B15/06;F25B27/02;F25B30/04;F25B41/4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21444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温升 两级 第二 溴化锂 吸收 式热泵 蒸汽 机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温升两级型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蒸汽机组,余热水串联依次进入低温蒸发器、高温发生器和低温发生器降温;冷却水串联依次进入高温冷凝器和低温冷凝器将热量带走;内循环热水经内循环热水泵进入高温吸收器升温后进入高温蒸发器降温;补水进入汽液分离器,汽液分离器出来的高温热水进入高温吸收器被加热成汽液两相混合物再进入汽液分离器,分离出高品位蒸汽供用户使用。本发明合理利用余热水降温梯度,加大余热水降温幅度,保证低温侧蒸发温度,使低温吸收器制出较高温度的内循环热水供高温蒸发器使用,有效提高高温侧蒸发温度,使高温吸收器制出高品位的汽液混合物,通过汽液分离器产出高品位蒸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温升两级型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蒸汽机组。
背景技术
在有些生产工艺或生活中,需要用中压蒸汽,而中压蒸汽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才能得到。同时在生产工艺中又存在大量的中(低)温废热,有些废热由于无法利用而被排放,造成浪费。在这种场合,为了节能减排,往往利用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利用这部分废热,在提供冷却水(常规冷却水进出口温度32℃/38℃)条件下,制取出相应的高温热源。例1:当废热源进出口温度在95℃/78℃时,普通型二类热泵(流程图见图1)只能制取进出口120℃/125℃的热水;例2:当废热源进出口温度在120℃/90℃时,普通型二类热泵只能制取进出口151℃/156℃的高温热水。普通型二类热泵性能系数在0.47~0.48左右,升温幅度在40℃~60℃范围。当用户需要用蒸汽,普通型二类热泵需在外部设置闪蒸系统,间接得到蒸汽,闪蒸系统占地面积大,成本高。因普通型二类热泵不需消耗高品位能源,可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近年来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外部系统提供参数条件较差,要求废热源降温幅度大,或废热源品位低,而所需求的热源品位较高,如例1中,废热源进出口温度在95℃/75℃,品位较低,但需要制取0.4 MPA.G饱和蒸汽;如例2中,废热源进出口温度需从120℃降到65℃,废热源出口温度低,且需制取0.5 MPA.G饱和蒸汽;针对这类参数条件差,要求余热降温幅度大或余热源品位温度较低,而所需求的热源品位较高,仍采用普通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就无法实现热源大温升和直产蒸汽的需求。如何克服外部参数条件差,在余热源降温幅度大、余热源品位低情况下,能直接制取出大温升高品位蒸汽且占地面积小的一体式热泵,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问题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在外部参数条件差,余热源降温幅度大、余热源品位低的情况下,能直接制取出大温升高品位蒸汽、一体式结构、操作简单的大温升两级型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蒸汽机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大温升两级型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蒸汽机组,包括高温蒸发器、高温吸收器、高温发生器、高温冷凝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汽液分离器、低温蒸发器、低温吸收器、低温发生器、低温冷凝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高温溶液泵、高温冷剂循环泵、低温溶液泵、低温冷剂循环泵、冷凝器冷剂泵、冷剂提升泵、内循环热水泵、高温热水泵及连接各部件之间的管路、阀门和控制系统,由高温蒸发器、高温吸收器、高温发生器、高温冷凝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高温溶液泵、高温冷剂循环泵等构成单效二类热泵高温侧溶液循环流程;由低温蒸发器、低温吸收器、低温发生器、低温冷凝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低温溶液泵、低温冷剂循环泵等构成单效二类热泵低温侧溶液循环流程;且高温冷凝器和低温冷凝器凝结的冷剂水通过高低温冷凝器冷剂水联通管路汇合在一起,由冷凝器冷剂泵将该冷剂水全部打入低温蒸发器液囊内,其中一部分冷剂水供低温蒸发器蒸发,另一部分冷剂水由冷剂提升泵将其打入高温蒸发器液囊内,供高温蒸发器蒸发;高温侧溶液循环流程和低温侧溶液循环流程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5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