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线定位数据自动上传的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6178.0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4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夏同飞;胡健;王大勇;邵善阳;汤才宝;夏豪;黄垒;马福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睿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021;H04W4/029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胡晗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线 定位 数据 自动 上传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线定位数据自动上传的方法及设备,涉及离线定位数据上传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网络异常时:主电子模块向定位模块获取离线定位数据并将定位数据及其对应的时间段存储至存储模块的M区域中;关机时:主电源模块断开对主电子模块、定位模块和存储模块的供电,次电源模块对次电子模块、定位模块和存储模块进行供电;次电子模块向定位模块获取离线定位数据并将离线定位数据及其对应的时间段存储至存储模块的S区域中。本发明通过主/次电源模块、主/次电子模块、定位模块和存储模块的相互配合,能够将网络异常,特别是关机等离线环境下产生的离线定位数据自动上传至监控中心,保证定位信息的完整性,为后续存档和查证提供数据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离线定位数据上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离线定位数 据自动上传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交通、消防、应急指挥等公共安全领域,现场执勤人员通常会配备 巡检仪、智能头盔等类似监控设备,用于对执勤现场进行视频录制和取证, 并提供当前定位信息给指挥中心,以便指挥中心进行统一的调度和管理。 在某些场合,比如:消防救援、应急调度、野外马拉松等,可能需要将现 场相关人员工作时段内甚至全天的所有定位信息上传至指挥中心进行展 示、保存和记录,以便后续存档和查证。
目前通常的解决方案为:监控设备与监控平台通过无线网络(如:WiFi、 4G/5G)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当监控设备获取到定位信息后,将定位信息通 过数据传输通道上传至监控中心;当网络不好或中断,导致无法上传定位 信息时,则将定位信息缓存起来,待网络正常后,再重新上传。但该方案 存在一个缺点:当监控设备因电量耗尽关机或人为主动关机后,关机时间 段内的定位信息就永久丢失了,监控中心无法获取和查证该时间段内执勤人员的位置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线定位数据自动上传的方法及设备,通 过在网络异常,特别是关机等离线环境下产生的离线定位数据自动上传至 监控中心,解决了现有的监控设备在关机或网络异常状况下不能保证现场 位置的监控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离线定位数据自动上传的方法,包括网络异常时数据上 传以及关机时数据上传;
所述网络异常时数据上传过程如下:
A00:主电子模块向定位模块获取离线定位数据并将定位数据及其对应 的时间段存储至存储模块的M区域中;
A01:更新M区域的写指针并判断M区域的当前写指针是否达到M区域 的读指针;若是,则存储空间已满;若否,则执行A02;
A02:继续将下一时段的离线定位数据存储至M区域中的当前写指针的 位置;
A03:当网络恢复正常后,将M区域中存储的离线定位数据按照先后顺 序传递至监控中心,并更新M区域的读指针;
所述关机时数据上传过程如下:
B00:主电源模块断开对主电子模块、定位模块和存储模块的供电;
B01:次电源模块对次电子模块、定位模块和存储模块进行供电;
B02:次电子模块向定位模块获取离线定位数据并将离线定位数据及其 对应的时间段存储至存储模块的S区域中;
B03:更新S区域的写指针并判断S区域的当前写指针是否达到S区域 的读指针;若是,则存储空间已满;若否,则执行B04;
B04:继续将下一时段的离线定位数据存储至S区域中的当前写指针的 位置;
B05:当开机后且网络正常时,将S区域中存储的离线定位数据按照先 后顺序传递至监控中心,并更新S区域的读指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睿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睿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61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