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桥梁有效预应力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7512.4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7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叶仲韬;谢山海;肖金军;邓潼;罗国民;黄信明;胡俊亮;刘凯;梅秀道;郭翠翠;王金霞;王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佛山市广佛肇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24 | 分类号: | G01L1/2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牛晶晶 |
地址: | 43003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布式 光纤 技术 桥梁 有效 预应力 监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桥梁有效预应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待监测桥梁的底部沿纵向布置分布式应变光纤;
使车辆驶过所述待监测桥梁,计算所述待监测桥梁的测点在监测初期活载与恒载共同作用下的应力σ1;同时根据所述分布式应变光纤采集得到测点的初始应变时程曲线,计算所述测点的初始峰值应力σ;
使所述车辆每隔预设时间驶过所述待监测桥梁,根据所述分布式应变光纤采集得到所述测点的实时应变时程曲线,计算所述测点的实时峰值应力σ';
根据所述活载与恒载共同作用下的应力σ1、初始峰值应力σ和实时峰值应力σ'计算得到所述测点的预应力损失Δ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桥梁有效预应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活载与恒载共同作用下的应力σ1、初始峰值应力σ和实时峰值应力σ'计算得到所述测点的预应力损失Δσ包括:
计算在监测初期预应力作用在梁底产生的初始应力σ2,以及每隔预设时间预应力作用在梁底产生的实时应力σ2',根据下式计算出所述预应力损失Δσ:
Δσ=σ2-σ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桥梁有效预应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始应力σ2和实时应力σ2'的计算方法为:
σ2=σ-σ1
σ2'=σ'-σ1
其中,σ为初始峰值应力,σ'为实时峰值应力,σ1为活载与恒载共同作用下的应力。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桥梁有效预应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根据所述活载与恒载共同作用下的应力σ1、初始峰值应力σ和实时峰值应力σ'计算得到所述测点的预应力损失Δσ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预应力损失Δσ计算所述测点的预应力效应剩余率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桥梁有效预应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应力效应剩余率μ的计算方法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桥梁有效预应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分布式应变光纤采集得到测点的初始应变时程曲线,计算所述测点的初始峰值应力σ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应变时程曲线提取出初始峰值应变ε,根据下式计算出所述初始峰值应力σ:
σ=εE
其中,E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桥梁有效预应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分布式应变光纤采集得到所述测点的实时应变时程曲线,计算所述测点的实时峰值应力σ'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应变时程曲线提取出实时峰值应变ε',根据下式计算出所述实时峰值应力σ':
σ'=ε'E
其中,E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桥梁有效预应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载与恒载共同作用下的应力σ1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M1为所述待监测桥梁的恒载引起的弯矩,M2为所述车辆活载引起的弯矩,y1为所述待监测桥梁的梁底与所述车辆的惯性轴的距离,y2为所述车辆的活载效应力矩,I为所述待监测桥梁的截面惯性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佛山市广佛肇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佛山市广佛肇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75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用车用集成式CNG供给系统
- 下一篇:一种工业生产氮气处理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