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兼具分相与三相功能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0248.X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4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冯夏云;陈星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伏新能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24;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刘焕敏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具 相与 三相 功能 系统 | ||
一种兼具分相与三相功能的系统,它涉及分相电网技术领域。它包括桥式模块、分相逆变模块、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桥式模块以及分相逆变模块相连;所述桥式模块包括取电单元、第一控制单元、逆变桥单元,所述取电单元并联在母线上,且取电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控制单元,逆变桥单元与第一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取电单元、逆变桥单元连接。当开关K闭合时,分相逆变模块与控制模块可组成U‑O‑V系统,此时本系统为单相/分相系统;当开关K断开时,桥式模块、分相逆变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可组成U‑V‑W‑(O)系统,此时本系统为三相系统,三相系统可以是三相三线制也可以是三相四线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相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分相与三相功能的系统。
背景技术
电能是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产业,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是电网建设的根本要求。大型工业用电和动力系统一般使用三相电,三相系统中的任意一根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任意两相之间的电压为380V。而世界范围内的家用供电系统主要包括单相电网系统和分相(Split Phase)电网系统两种。其中,家用单相电网系统是由三相电网系统中的一根火线和零线构成,在该种系统下,火线对零线电压为220V或230V。相应的,分相电网系统则是由三相电网系统中的两根火线和零线构成,在该种系统下,火线对零线电压是101V或者120V。
传统的分相电网和单相电网是从三相电网中直接取得,这样做的弊端是导致母线电压不稳定以及电能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电网的可靠性。因此,现在急需一种兼具分相与三相功能的系统和装置,可以补偿母线电压和保证电能质量的同时实现三相系统和单相/分相系统的转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提供一种兼具分相与三相功能的系统,当开关K1闭合时,分相逆变模块与控制模块可组成U-O-V系统,此时本系统为单相/分相系统;当开关K1断开时,桥式模块、分相逆变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可组成U-V-W-(O)系统,此时本系统为三相系统,三相系统可以是三相三线制也可以是三相四线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桥式模块1、分相逆变模块2、控制模块3,所述控制模块3与桥式模块1以及分相逆变模块2相连;所述桥式模块包括取电单元11、第一控制单元12、逆变桥单元13,所述取电单元11并联在母线上,且取电单元1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控制单元12,逆变桥单元13与第一控制单元12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2与取电单元11、逆变桥单元13连接;所述分相逆变模块2包括取电单元21、第二控制单元22、分相逆变电路单元23,所述取电单元21并联在母线上,且取电单元21的输出端接至第二控制单元22,第二控制单元22与取电单元21、分相逆变电路单元23连接;所述控制模块3包括电压电流数据采集单元31、总控制单元32,所述电压电流数据采集单元31的输入端与电网相连,总控制单元32的输入端与电压电流数据采集单元31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2包括第一控制器121、第一驱动电路122,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22分别与第一控制器121和逆变桥单元13连接,第一控制器121与控制模块3连接。
所述逆变桥单元13包括桥式逆变电路和开关K1,所述逆变桥单元13通过开关K1与分相逆变模块2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2包括第二控制器221、第二驱动电路222,第二驱动电路222分别与第二控制单元22和分相逆变电路单元23连接。
所述分相逆变电路单元23由两个传统的桥式逆变电路和电容组成。
所述分相逆变桥单元23中的传统的桥式逆变电路为两电平逆变桥或I型三电平逆变桥或T型三电平逆变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伏新能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伏新能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02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