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卵黄高磷蛋白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0569.X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9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段翔;张晶昊;贾劼;田亮杰;兰莹;刘学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17 | 分类号: | A61K38/17;A61K38/40;A61K47/22;A61K47/26;A61K9/12;A61P31/04;A61P1/00;A61P31/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吴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王铭陆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卵黄高磷蛋白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卵黄高磷蛋白在用于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用途。本发明卵黄高磷蛋白的用途,通过挖掘卵黄高磷蛋白这一功能性食源性物质的抑菌潜力,进一步提高了其本身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蛋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卵黄高磷蛋白的用途。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问题都备受关注,早期在临床方面的治疗多采用“三联疗法”来作为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主力方案,药物配方包括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但是目前对于该种疗法中涉及到的几种药物,幽门螺杆菌均已经表现出了很高的耐药性。目前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更高根除率的“四联疗法”,但随之而造成的后果是治疗周期更长以及治疗的成本更加高昂。同时,抗生素药物治疗还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例如会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同时还会造成菌种耐药性的增加,从而导致治疗Hp的感染更加困难。因此,更加明智的选择是寻找具有幽门螺杆菌抗性的天然活性物质,尤其如果能够从食源性组分的角度分析和入手,可能将会得到更加健康并且更加经济的治疗方式。
在食源性组分抑菌物质的研究方面,肖波等人研究了茶多酚、葡萄多酚、维生素C等多酚类物质以不同比例混合对于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这几种多酚类物质在以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之后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抑制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为多酚类物质应用于保健食品中来协助治疗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而造成的症状确定了相应的理论依据。除此之外,罗强等人研究了酱香型白酒中的活性物质(如各种醛类化合物)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存在于酱香型白酒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降低幽门螺杆菌对于相关细胞的黏附作用,同时还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毒力基因的表达,从而有助于抑制幽门螺杆菌对于人体胃肠道黏膜的损伤,除上述研究结果之外,越来越多的研究都涉及论证一些食源性组分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但是还没有发现卵黄高磷蛋白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卵黄高磷蛋白的应用,以进一步提高卵黄高磷蛋白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卵黄高磷蛋白在用于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用途。
一种卵黄高磷蛋白在用于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保健品和药物中的用途。
优选的是,所述的卵黄高磷蛋白在用于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保健品和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为用于辅助预防治疗胃部幽门螺杆菌,所述药物包括50-100mg卵黄高磷蛋白和10-50mg乳铁蛋白溶解于抗坏血酸溶液100mL。
优选的是,所述的卵黄高磷蛋白在用于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保健品和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保健品为用于抗肠道细菌感染,所述保健品包括0.3g卵黄高磷蛋白、0.006g麦芽糖醇、2g香草香精和2g山梨醇。
优选的是,所述的卵黄高磷蛋白在用于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保健品和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为抗手足口病喷雾剂。
优选的是,所述的卵黄高磷蛋白在用于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保健品和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抗手足口病喷雾剂具体为:卵黄高磷蛋白300mg,D-甘露糖0.005g,薄荷香精1g,柠檬香精1g,甘氨酸3g,磷酸氢二钠/柠檬酸调节pH值=5.4-5.6,加入缓冲液定容至1000mL,分装于规格喷瓶制成抗手足口病喷雾剂。
优选的是,所述的卵黄高磷蛋白在用于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保健品和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缓冲液为柠檬酸1g,磷酸氢二钠1.46g,调节pH值=5.52,补水至1000mL。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提供了卵黄高磷蛋白的一种新的用途,通过挖掘卵黄高磷蛋白这一功能性食源性物质的抑菌潜力,进一步提高了其本身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05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