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染底泥修复剂原位注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1806.4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1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修复 原位 注射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底泥修复剂原位注射装置,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主油缸和第二主油缸,第一主油缸和第二主油缸输出端均设置输送缸,两个输送缸的出口分别连接Y形管的两端,Y形管另一端连接伸缩输送管,伸缩输送管的出口连接注射头,输送缸内部均设有修复剂活塞,修复剂活塞分别与第一主油缸和第二主油缸的活塞杆连接,Y形管内部设有滑阀,还包括第一储料罐和第二储料罐,第一储料罐和第二储料罐分别与两个输送缸通过管道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污染底泥修复剂原位注射装置,将修复剂直接注射进污染底泥内部,修复效果和效率显著提高,注射压力和伸缩输送管长度可调,适应工况范围广,具有自净功能,维护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染底泥修复剂原位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河流、湖泊、池塘等水体生态系统中的底泥是污染物质蓄积的主要场所,也是造成水体污染反复的内源性污染源。目前,针对黑臭水体治理,主要采用的是异位修复技术,即环保清淤,采用机械手段将水体底床一定深度范围内富含污染物的淤泥清除并妥当处置,消除水体的内源污染,进而达到改善水体环境质量的目的。然而,异位修复技术在底泥清淤过程中产生的泥量惊人,对市政底泥处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原位修复技术因其对原有水体环境扰动小、修复成本低、底泥无需外运、施工实施效率高等优势,目前在黑臭水体修复治理中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然而,在黑臭水体污染底泥原位修复过程中,修复剂投加设备及其投加方式严重影响原位修复技术的实施效果。因此,研发一种黑臭水体污染底泥修复剂专用投加设备,实现将修复剂高效均匀地投加到水体底泥中一定深度,且适用性强,是水体污染控制与管理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污染底泥修复剂原位注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染底泥修复剂原位注射装置,包括第一主油缸和第二主油缸,所述第一主油缸和所述第二主油缸的输出端均设置输送缸,两个所述输送缸的出口分别连接Y形管的两端,所述Y形管的另一端连接伸缩输送管,所述伸缩输送管的出口连接注射头,
所述第一主油缸和所述第二主油缸通过连通管连接并形成密封回路,两个所述输送缸内部均设有修复剂活塞,两个所述修复剂活塞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油缸和第二主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Y形管内部设有滑阀,
还包括第一储料罐和第二储料罐,所述第一储料罐和第二储料罐分别与两个所述输送缸通过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输送管包括伸缩输送管上臂和伸缩输送管下臂,所述伸缩输送管上臂和所述伸缩输送管下臂通过管道转向连接器铰接并连通,所述伸缩输送管上臂的进口端与所述Y形管连通,所述伸缩输送管下臂的出口端与所述注射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输送管上臂和伸缩输送管下臂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伸缩输送管下臂与水平面夹角为10°—80°。
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头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注射头通过分配管与所述伸缩输送管下臂连通,多个所述注射头等间距的设置于所述分配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头侧壁和顶端均设置有注射孔。
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头为圆管或三棱管,所述注射头长度10cm—30c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油缸和所述第二主油缸和连通管之间设有压力控制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清洗室,所述清洗室通过管道与所述输送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储料罐和第二储料罐内部均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驱动轴和叶片,所述驱动轴的输出端和叶片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由电机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头为三棱管,所述三棱管至少一条棱线与其工作的前进方向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1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