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淋巴细胞的同源靶向性人工抗原呈递细胞及其构建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91900.X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8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庄;孙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781 | 分类号: | C12N5/0781;C12N5/0783;C12N5/00;A61K39/00;A61K39/3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玉仙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淋巴细胞 同源 靶向 人工 抗原 呈递 细胞 及其 构建 应用 | ||
1.一种基于淋巴细胞的同源靶向性人工抗原呈递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淋巴细胞的同源靶向性人工抗原呈递细胞以淋巴细胞为载体,还包括偶联在所述淋巴细胞表面的复合物和共刺激分子,其中,所述复合物由肿瘤抗原肽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形成;
所述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别修饰有单链DNA1和单链DNA2,其中,所述单链DNA1由脂质和生物素双修饰且连接一个与其完全互补的单链cDNA1,所述单链DNA2由脂质修饰且连接一个与其完全互补的单链cDNA2,单链cDNA2由生物素修饰,所述复合物由生物素修饰,所述共刺激分子由生物素修饰;
所述单链DNA1与所述复合物通过亲和素特异性结合;
所述单链cDNA2与所述共刺激分子通过亲和素特异性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抗原呈递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淋巴细胞来源于自身外周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抗原呈递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刺激分子选自CD28抗体、CD40抗体、OX40抗体、CD27抗体、CD137抗体和GITR抗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抗原呈递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抗原肽选自肿瘤相关的抗原的肽、自身抗原的肽、同种异型抗原的肽和传染剂抗原的肽中的一种或几种。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淋巴细胞的同源靶向性人工抗原呈递细胞在制备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6.一种肿瘤治疗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治疗制剂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淋巴细胞的同源靶向性人工抗原呈递细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肿瘤治疗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治疗制剂还包括PD1抗体。
8.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抗原呈递细胞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与生物素在缓冲液中反应,得到生物素修饰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将其与肿瘤抗原肽孵育结合,得到由肿瘤抗原肽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形成的复合物;
将共刺激分子与生物素在缓冲液中反应,得到生物素修饰的共刺激分子,将其与亲和素孵育结合,得到亲和素修饰的共刺激分子,将其与生物素修饰的单链cDNA2孵育结合,得到cDNA2修饰的共刺激分子;
将淋巴细胞与脂质和生物素双修饰的单链DNA1、cDNA1在缓冲液中孵育结合,得到DNA修饰的淋巴细胞,将DNA修饰的淋巴细胞与亲和素在缓冲液中孵育结合,得到亲和素修饰的淋巴细胞;
(2)将所述亲和素修饰的淋巴细胞、所述由肿瘤抗原肽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形成的复合物、脂质修饰的单链DNA2在缓冲液中孵育结合,得到复合物和DNA2双修饰的淋巴细胞;
(3)将所述复合物和DNA2双修饰的淋巴细胞与所述cDNA2修饰的共刺激分子在缓冲液中孵育结合,得到所述基于淋巴细胞的同源靶向性人工抗原呈递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19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