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巨尾桉凋落树皮原位分解的森林经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2663.9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4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钟全林;徐朝斌;李宝银;周宗哲;李渊顺;汪国彬;沈秋水;程栋梁;胡丹丹;赖雁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场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3/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巨尾桉 凋落 树皮 原位 分解 森林 经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促进巨尾桉凋落树皮原位分解的森林经营方法,按1:1:1的株数比例营造巨尾桉、福建柏与杉木混交林,造林株距1.8m,行距1.8‑2.0m;采用行状株间混交方式进行造林,相邻行状间各树种错位造林;在造林后2‑4年间,每年结合抚育措施,适度添加来自福建柏与杉木凋落叶,并适度添加氮肥,之后按照常规抚育与定期追加复合肥的人工林经营措施进行管理。经该森林经营方法处理后的巨尾桉林下凋落树皮,其原位分解的半分解率与95%分解率分别比巨尾桉纯林下的凋落树皮分解时间缩短34%与48%左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巨尾桉人工林经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促进巨尾桉凋落树皮原位分解的森林经营方法。
背景技术
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 E. urophylla)是一种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常绿阔叶用材树种,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表皮大块状剥落现象,产生大量难分解的但具有较高碳氮磷含量等有机肥潜力的凋落桉树皮,且大量难分解的凋落桉皮覆盖于地表层,严重影响着土壤表层植物种子的萌发与生长,进而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如何快速原位分解凋落桉皮、加速其养分周转与循环已成为巨尾桉人工林经营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技术难题。因此,基于这一背景,项目采用单树种与多树种混交、凋落物原位及异位分解、养分添加等方法,开展巨尾桉凋落树皮分解试验,经过近5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并提出了该促进巨尾桉凋落树皮原位分解的森林经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促进巨尾桉凋落树皮原位分解的森林经营方法,以改善林地土壤肥力、促进林木生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促进巨尾桉凋落树皮原位分解的森林经营方法,按1:1:1的株数比例营造巨尾桉、福建柏与杉木混交林,造林株距1.8m,行距1.8-2.0m。
进一步的,采用行状株间混交方式进行造林,相邻行状间各树种错位造林。
进一步的,在造林后2-4年间,每年结合抚育措施,适度添加来自福建柏与杉木凋落叶,并适度添加氮肥,之后按照常规抚育与定期追加复合肥的人工林经营措施进行管理。
进一步的,所添加的福建柏与杉木凋落叶分别来自福建柏中龄纯林与杉木中龄纯林的林下新鲜凋落叶,所添加的氮肥为脲素。
进一步的,所添加的福建柏与杉木新鲜凋落叶量分别为25-30kg/667m2与20-25kg/667m2,所添加的脲素量为15-20kg/667m2。
本发明通过合理的混生树种、选择,营造混交林,并结合适度施氮肥等森林经营配套技术,加速巨尾桉凋落树皮原位分解,进而改善林地土壤肥力、促进林木生长;经该森林经营方法处理后的巨尾桉林下凋落树皮,其原位分解的半分解率与95%分解率分别比巨尾桉纯林下的凋落树皮分解时间缩短34%与48%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对按株行距1.8m×1.8m、混交比例为1:1:1的巨尾桉、福建柏与杉木混交林,相邻行状间各树种错位造林;在造林后第3年,结合抚育措施,添加福建柏与杉木两树种凋落叶,两者添加的凋落叶各为25kg/667m2,并添加脲素15kg/667m2,之后对经该方法处理后的巨尾桉凋落树皮的分解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该经营方法处理后的巨尾桉林下凋落树皮,其原位分解的半分解率为1.4年,95%分解率为8.5年,分别比巨尾桉纯林下的凋落树皮自然分解时间缩短41.6%与53.9%。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场,未经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26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便于手持的艾灸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