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多环芳烃粉粒物或/和灰烬物之无害态泥料及其制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3741.7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4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汇宏;孙国明;唐禹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禹豪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4B33/1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199 浙江省三门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多环 芳烃 粉粒物 灰烬 无害 料及 制法 | ||
1.一种含多环芳烃粉粒物或/和灰烬物的无害态泥料,其特征在于如下1-1至1-3,或1-1至1-3再加上1-4至1-6中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
1-1.无害态泥料的pH≤7;
1-2.无害态泥料中至少含有如下处被吸附态多环芳烃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
萘、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蒽、苯并[j]荧蒽、苯并[a]芘、苯并[e]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二噁英;
或/和含有如下所述重金属氧化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
氧化汞、氧化铅、二氧化锰、氧化锌、三氧化二铬、氧化镍、氧化镉、氧化锡;
1-3.无害态泥料中至少是包括如下所述物料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
粘土、陶土、高岭石、高岭土、棒土、蛋白石、硅藻土、石英,水净化所排弃的沉淀渣泥、柠檬酸或乳酸生产中所排弃石膏渣、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中所
排弃石膏渣、碱式氯化铝、碱式氯化铁、碱式硫酸铁、氢氧化铁、氢氧化铝、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钠盐或钾盐、明矾、炭;
1-4.无害态泥料中含有废玻璃粉料,以含15%游离水分的绝干产品物料计,废玻璃粉料占绝干“泥料物”总重量的0%至20%范围;
1-5.无害态泥料中含“多环芳烃颗粒物或/和燃烧炉渣灰烬物”,以含15%游离水分的绝干产品物料计,含“多环芳烃颗粒物或/和燃烧炉渣灰烬物”占绝干“泥料物”总重量的1%至80%;
1-6.无害态泥料呈无飞扬性的粉料,或/和呈团且又挤不出水的可塑状,或/和呈可被直接用手扳或搓得碎的块状或粒状。
2.权利要求1中1-4所述的“废玻璃粉料”,至粗是过150目筛。
3.权利要求1中1-5所述的“1%至80%”,其中5%至40%为较佳。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害态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4-1至4-3,或4-1至4-3和4-4至4-6中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
4-1.将含多环芳烃颗粒物或/和燃烧炉渣灰烬物拌入水不溶或难溶性微酸性粉或泥料物中,使混合后物料的pH≤7范围;
4-2.4-1所述的“水不溶或难溶性微酸性粉或泥料物”,至少是包括如下所述粉或泥状物料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
粘土、陶土、高岭石、高岭土、棒土、蛋白石、硅藻土、石英,水净化所排弃的沉淀渣泥、柠檬酸或乳酸生产中所排弃石膏渣、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中所排弃石膏渣;
4-3.4-1所述的“拌入”,以含“多环芳烃颗粒物或/和燃烧炉渣灰烬物”-A,“水不溶或难溶性微酸性粉或泥料物”-B,“废玻璃粉料”-C,和至少包括“碱式氯化铝、碱式氯化铁、碱式硫酸铁、氢氧化铁、氢氧化铝、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钠盐或钾盐、明矾”任一或以上种组合的常规净水絮凝助剂-D,在A+B+C+D之重量份恒等于100的前提下,在A/B/C/D之重量份=1~80/99~20/0~20/0~5作调整范围,所述的“作调整”,以pH≤7为度;
4-4.再适量加入水,具体是将游离水的含量控制在“无害态泥料”产品总重量的15%至40%范围;
4-5.对“多环芳烃粉粒物或/和灰烬物”,实施储存和至少如4-1/4-3所述的“拌入”加工的过程,必须被设置在避风和避雨的环境下进行,所述的“环境”,应是设置有密闭防尘功能的专用车间建筑,以防止有害粉尘物流失和扩散;
4-6.4-1/4-3/4-4/4-5所述的“拌入”、“适量加入水”的加工,可以在“多环芳烃粉粒物或/和灰烬物”被收集后集中在设置于一地的专用装置中实施,也可被分置于各“多环芳烃粉粒物或/和灰烬物”生成或/和收集装置旁另加设的专用装置中一步或分步实施“拌入”或/和“适量加入水”。
5.权利要求1和4所述的“pH≤7”,其中包含较佳的区间是pH=5至7。
6.权利要求4-3所述的“废玻璃粉料”,可在“无害态泥料”在下游具体制作烧陶制品时,再按烧陶制品的具体质量要求,再作添加或追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禹豪,未经唐禹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37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生电动车辆的虚拟效果的方法
- 下一篇:车辆驾驶控制方法、装置和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