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槟榔专用肥的研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3832.0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5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韩丽娜;符峰;王娜玉;唐德明;赵冠亚;陈进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洋浦绿宝丰农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8101 海南省儋州***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槟榔 专用肥 研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槟榔专用肥的研发方法,包括设计施肥类型和施肥量;处理肥料分二次施用,第一次追肥为移栽定植生长稳定抽第一片叶时每株追施0.1kg有机无机复混肥加中微量元素;第二次追肥为移栽后第三个月每株追施0.2kg有机无机复混肥加中微量元素,混合补施一次菌剂;本发明研究方法可活化土壤、促进槟榔根系的生长、促进养分吸收和提高作物抗逆性的微生物菌剂,筛选微生物菌剂的接种比例和接种量,比较各处理对槟榔植株的株高、茎粗、根系生长情况、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种群情况的影响,筛选研制出具有促生抗病效果的新型高效槟榔专用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研发领域,具体为一种槟榔专用肥的研发方法。
背景技术
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首,其性味苦、辛、温、涩,归于胃与大肠经,具有杀虫、破积、祛痰、降气行滞、行水化湿的功效。槟榔也是目前海南种植面积第二,产值第一的热带经济作物,涉及种植户70多万户,200多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41%,海南农民出售槟榔金额占农民出售农业产品金额的比重达29%。黄化现象是槟榔种植和管理环节最头疼的难题,目前有黄化现象的槟榔园约占四分之一。现有研究显示,槟榔黄化现象90%以上是由于肥水管理不到位,真正意义上由“植原体”侵染引起的黄化病不超过10%。本团队的调查发现,2018年海南槟榔园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为76mg/kg,是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海南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的6倍多,同时,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略微降低,土壤有效锌、硼微量元素含量相对缺乏,土壤养分严重失衡,这是引起海南槟榔黄化的重要原因。造成海南槟榔园土壤养分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种植施肥管理不当。海南槟榔主要种植在山坡地,立地条件差,施肥困难,劳动力成本高,所以种植户普遍存在以下施肥误区:一是重化肥,轻有机肥;二是重磷肥,轻钾肥微肥;三是多采用地表撒施。因此,研发适合槟榔营养规律的,养分全面均衡,施用方便的槟榔专用肥产品及施用技术是解决槟榔产业发展关键问题的重要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槟榔专用肥的研发方法,以解决槟榔园土壤肥力下降和养分不均衡而导致的槟榔生理性黄化病。
本发明一种槟榔专用肥的研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设计施肥类型和施肥量;处理肥料分二次施用,第一次追肥为移栽定植生长稳定抽第一片叶时每株追施0.1kg有机无机复混肥加中微量元素;第二次追肥为移栽后第三个月每株追施0.2kg有机无机复混肥加中微量元素,混合补施一次菌剂;
步骤二:设计测定项目和测定方法;包括土壤理化性状测定方法,植株叶片矿质营养测定,槟榔盆栽生物学性状调查,土壤微生物活性测定,数据统计与分析;
步骤三:设计结果分析;包括不同施肥处理对盆栽槟榔生长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对槟榔叶片矿质营养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对槟榔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对槟榔鲜重、干重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步骤四:设计结果总结处理;包括各处理对槟榔生长的影响,各处理对槟榔叶片矿质营养的影响,各处理对槟榔土壤性状的影响。
所述土壤理化性状测定方法为全N项目测定方法为半微量凯氏定氮法,全P项目测定方法为酸溶一钼锑抗比色法,全K项目测定方法为NaOH熔融-火焰光度法,PH值项目测定方法为PH计法,有机质项目测定方法为重铬酸钾容量法,碱解N项目测定方法为碱解扩散法,有效P项目测定方法为钼锑抗比色法,速效K项目测定方法为火焰光度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洋浦绿宝丰农资有限公司,未经洋浦绿宝丰农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3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