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低空空域无人机复杂飞行的多源导航增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94532.4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0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杨;姜荣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16 | 分类号: | G01C21/16;G01C21/20;G01S19/45;G01S19/46;G01S19/47;G06F17/16;G08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张乾桢;邓治平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低空 空域 无人机 复杂 飞行 导航 增强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低空空域无人机复杂飞行的多源导航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构建低空空域无人机复杂飞行的场景,根据空域高度范围和不同业务类型的无人机特征计算碰撞响应时间,根据碰撞响应时间对飞行空域进行聚类划分,得到空域聚类划分结果;
步骤B、根据满足不同业务类型的无人机特征和步骤A中的空域聚类划分结果进一步建立无人机安全飞行的容量模型,计算不同空域范围的飞行容量;
步骤C、按照步骤B中所计算的空域范围的飞行容量和既定的虚警概率和漏警概率计算飞行三维保护级,确定不同业务类型和不同空域特征下的无人机所需导航性能;
步骤D、根据步骤C所确定的无人机所需导航性能建立多级多源导航增强服务框架,包括以北斗为主的卫星导航服务、分别考虑惯性传感和视觉SLAM的多源融合自主导航服务;
步骤E、对步骤C中所确定的无人机所需导航性能进行等级划分,分别为I级、II级和III级,其中,I级对应以北斗为主的卫星导航服务,II级对应惯性传感导航辅助北斗卫星导航服务,III级对应以惯性传感、视觉SLAM为主的自主导航服务;
步骤F、在无人机运行过程中,通过广播式自相关监视获取无人机飞行状态,并对其飞行航线的多源导航增强服务可用性与完好性进行评估,确定所需导航性能等级;
步骤G、若步骤F中判断的所需导航性能在无人机飞行过程发生变化,应变换相应的多源导航增强服务方式,使其与飞行环境相适应;
步骤H、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对步骤D所建立的多级多源导航增强服务框架进行完好性监测,当完好性超出步骤C中所建立保护级时,应调整飞行航线使得完好性满足步骤C中所建立保护级范围要求;
步骤I、当步骤H中无法调整航线以使得步骤D所建立的多级多源导航增强服务框架完好性满足要求时,应终止无人机飞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低空空域无人机复杂飞行的多源导航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低空空域高度范围限制在1000米以下,所面向的业务类型包括:空中物流、自动巡检、应急救援、新闻航拍,所应用的无人机类型包括垂直起降、多旋翼无人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低空空域无人机复杂飞行的多源导航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无人机安全飞行的容量模型描述如下:
,其中为无人机的密度,
,
,其中表示误差,表示误差的标准差;
假定两架无人机之间在Δ
,
其中、和表示两架无人机在横向、侧向和纵向的距离;
,且,其中为两架无人机在获得导航增强服务后的导航误差标准差;
进一步定义:
,
两架无人机在给定时间间隔Δ
当时间间隔,
定义在给定空域范围内无人机之间保持正常间隔的概率为
因此,导航误差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确保对应的最小安全飞行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45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