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直流轴向偶极动源异常自显式超前探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5823.5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5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石显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26 | 分类号: | G01V3/26;G01V3/38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赵中霞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直流 轴向 偶极动源 异常 超前 探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井下直流轴向偶极动源异常自显式超前探测方法,该方法将接收电极M和N固定布置在掘进面上,接收电极M和N的水平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掘进面竖向中线,发射电极A和B从A1B1处沿巷道底板中线向掘进面方向移动,形成依次位于A1B1,A2B2,…,AiBi…,AnBn位置点的偶极移动源;发射电极A和B在每个位置点发射电流一次,接收电极M和N对应测量电压一次,进行偶极动源超前探测。当掘进面前方存在异常体时,接收电极将测量到超过噪声电平的信号,据此即可在施工现场快速判断出掘进面前方的异常体,提高井下直流电法超前探测的时效性,及时为井下安全、快速掘进施工提供资料。本发明提高了井下直流超前探测的准确性,是一种利用稳定电流场对称性自显异常的快速探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和电磁法勘探领域,涉及一种井下直流超前探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井下直流轴向偶极动源异常自显式超前探测方法。
背景技术
井下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是我国煤矿井下探测掘进工作面前方异常体的主要方法之一。现行的直流超前探测方法,通常采用称为三极法的单极发射—偶极接收装置,将发射电极固定布置在掘进工作面上或附近、接收电极向远离掘进面方向移动。此后,又有了建立在三极法基础上改进的多单极—偶极组合法。由于直流电场近距作用的性质,在发射源激励下异常体的响应,总是通过场从异常体周围向外传递,强度随着离开异常体距离的增大而减弱。将发射电极固定在掘进面附近、接收电极向掘进工作面相反方向移动的方法,获得的异常不仅比较微弱,而且掘进面后方的异常体还会对超前探测形成干扰,造成误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下直流轴向偶极动源异常自显式超前探测方法,以将接收电极固定布置在掘进工作面上尽可能地靠近前方异常体,通过发射电极向掘进工作面方向移动实现超前探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井下直流轴向偶极动源异常自显式超前探测方法,该方法将接收电极M和N固定布置在掘进面上,接收电极M和N的水平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掘进面竖向中线,发射电极A和B从A1和B1位置处沿巷道底板中线向掘进面方向移动,形成依次位于A1和B1位置点,A2和B2位置点,…,Ai和Bi位置点…,An和Bn位置点的偶极移动源;发射电极A和B在每个位置点发射电流一次,接收电极M和N对应测量电压一次,进行偶极动源超前探测;
超前探测最大探测距离估算公式为:
上式中,O′1O是发射电极距AB中点O′1到掘进面底边中点O的距离,MN是接收电极距,IABmax为最大发射电流,为接收电极观测到的噪声电平,ρ为掘进面前方岩层的电阻率。
本发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可选的,所述A1和B1位置点,A2和B2位置点,...,Ai和Bi位置点...,An和Bn位置点之间的间隔越小,探测的分辨率越高;发射电极A和B从A1和B1位置点处沿巷道底板中线以分辨率要求的间隔向掘进面方向移动,电流场透入掘进工作面前方的深度由浅到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58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气环保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井下直流单极动源超前探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