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低能量冲击波的休眠血管激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6035.8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3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于庆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前海德泰道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23/00 | 分类号: | A61H23/00;A61N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恒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808 | 代理人: | 解晓阳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能量 冲击波 休眠 血管 激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低能量冲击波治疗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低能量冲击波的休眠血管激活方法,通过低能量冲击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心肌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水平上升,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和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增加,促进侧支循环的发育,提示ESW可有效诱导缺血区血管新生,重建局部心肌微循环,改善心梗后心室重塑,同时低能量冲击波在治疗后血浆中一氧化氮水平明显升高,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明显升高,而转化生长因子一p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因子一1均降低_121,说明低能量冲击波的局部治疗可明显升高血浆NO水平,起到抗炎作用,使病变区域的新陈代谢得到改善,促进微血管生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能量冲击波治疗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低能量冲击波的休眠血管激活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其治疗也有了较大发展,目前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是临床治疗的三大主要方法,但对部分没有以上治疗适应证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来说,目前各种治疗的预后都比较差。一方面存在心绞痛的症状难以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心肌缺血导致的心功能的低下和心脏扩大,体外冲击波是一种优于其他微创的非侵人性治疗技术,是一种安全、经济、可靠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男科、骨科等疾病的治疗,因此亟需一种低能量冲击波对血管激活的治疗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低能量冲击波的休眠血管激活方法,解决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使病变区域的新陈代谢得到改善,促进微血管生成。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低能量冲击波的休眠血管激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种基于低能量冲击波的休眠血管激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低能量冲击波治疗仪对病人需要激活的血管处进行治疗,并通过传播声波频率,在三维空间内传播,传播的速度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b)在低能量冲击波对病人治疗时会产生机械应力效应,机械刺激产生生物力学效应,具有促进细胞增殖与代谢,刺激微血管再生和增强组织修复能力;
(c)应力压电效应,低能量冲击波在非均质性物体中传播时因介质声学特性和机械特性的差异而形成拉力梯度,在物体内部产生剪切力,对组织和细胞产生应力作用,改变病损处的电位;
(d)高能冲击波使介质中含有小的气泡急速膨胀,促进心肌内微血管的修复再生,能够在原有微血管基础上促使血管再生形成新的毛细血管;
(e)低能量冲击波引起代谢激活效应,可能是由直接的机械效应引起的,一方面压力波可以改变离子通道,使神经膜的极性发生变化,通过抑制去极作用产生镇痛效应,另一方面,压力波可以激活细胞内外离子交换过程,加速清除和吸收代谢分解的终产物;
(f)冲击波的照射能量为0.03~0.12mJ/mm2,约为一般碎石所用能量的1/10,机体经过低能量的冲击波治疗后,不会出现冲击波引起的组织损伤,组织细胞的凋亡和炎症细胞的浸润数量也不会受到影响,因此低能量的冲击波治疗不会诱发组织损伤。
优选的,所述低能量冲击波在传导过程中,于不同声阻抗的材料界面之间 ,形成反射和折射,并在材料内部形成能量衰减,阻抗大的吸收能量多,阻抗小的吸收能量少,形成不同的效应。
优选的,所述低能量冲击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心肌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水平上升,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和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增加,促进侧支循环的发育,提示ESW可有效诱导缺血区血管新生,重建局部心肌微循环,改善心梗后心室重塑,同时低能量冲击波在治疗后血浆中一氧化氮水平明显升高,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明显升高,而转化生长因子一p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因子一1均降低_121,说明低能量冲击波的局部治疗可明显升高血浆NO水平,起到抗炎作用,使病变区域的新陈代谢得到改善,促进微血管生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前海德泰道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前海德泰道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60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气瓶数量统计系统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