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管径预应力排桩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6400.5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8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轩;张效荣;张国;王骄骄;冯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盛业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46;E02D5/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黄蕴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管径 预应力 基坑 支护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管径预应力排桩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采用大管径预应力排桩进行支护,且在管桩内设置型钢和预埋注浆管的施工方法提高预应力管桩的整体承载力,使支护深度可以达到10m~23m。采用装配式预应力管桩作支护桩代替现浇地连墙、排桩等结构,减少了现场资源浪费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且在大管径管桩内设置装配式型钢进行支撑,增加了大管径管桩的支撑能力,将装配式结构运用于地下工程中不仅符合目前国家推广装配式结构的大前提,同时也符合国家要求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方法,尤其是一种大管径预应力排桩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预制结构在地下工程中应用较多的为装配式钢支撑、装配式鱼腹梁,竖向支护体系中应用较多的为钢板桩、常规预应力管桩、预制方桩等,由于抗弯、抗剪能力不够,接头处比较薄弱容易产生破坏而失效,它们均应用于基坑深度小于10m,且对位移限制不严格地区。对深基坑及周边环境复杂区域运用较多的仍是现浇地连墙、排桩(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等支护体系。采用现浇地连墙、排桩等结构容易造成现场资源的浪费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而造成现场资源的浪费,且施工过程复杂,工期较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大管径预应力排桩进行支护,且在管桩内设置型钢和预埋注浆管的大管径预应力排桩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管径预应力排桩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计制作大管径预应力管桩并预埋注浆管,做好施工准备;
步骤二:在大管径预应力管桩上焊接预埋型钢连接件;
步骤三:采用长螺旋钻机进行钻孔;
步骤四:压桩,施工止水旋喷桩;
步骤五:在预应力管桩中插入H型钢;
步骤六:绑扎冠梁钢筋、支模浇注混凝土;
步骤七:开挖土方施工并施工锚索和型钢腰梁;
步骤八:挂网喷混凝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一中的大管径应力桩的管径范围为:800mm≤Φ≤120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一中施工时,需要将预应力管桩、钻孔及压桩设备移入施工位置,钻孔设备选用长螺旋钻机,所述施工准备包括测量放线确定支护桩的桩位,并打入短钢筋头标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三中钻孔的步骤为:
A:先埋设孔口护筒;
B:先采用长螺旋钻机;
C:再采用旋挖机钻进,所述旋挖机在抵达夹层面或岩面后使用;
D;穿过夹层面或岩面后再次采用长螺旋钻机钻进;
E:钻至设计深度时拔出护筒;
其中在钻进时边提钻边通过钻杆中空管道灌注混凝土直至到孔口,钻进和提钻过程中排除的泥土用一台挖机配合转移开或装车外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四中压桩过程包括跳打压桩和锤击打桩,跳打压桩时采用开口型桩靴,所述锤击打桩在场地狭窄静压桩机摆不下时的施工位置使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五中插H型钢时由静压桩机吊装插入H型钢,H型钢直接插入至预埋型钢连接件中,完成后转移至下一个桩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埋型钢连接件包括弧形钢板和卡箍,所述弧形钢板对称设置,且钢板外表面与预制管内表面平齐,所述卡箍焊接在弧形钢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盛业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盛业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64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