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甘蔗组培苗直接生产原料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6415.1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9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范业赓;吴建明;陈荣发;周慧文;丘立杭;周忠凤;罗霆;闫海锋;邓宇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10 | 分类号: | A01G2/10;A01G22/55;A01G24/20;A01G24/10;A01G24/27;C05G1/00;C05B1/02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来临 |
地址: | 530003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蔗 组培苗 直接 生产 原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甘蔗脱毒组培苗直接生产原料蔗的方法,其采用甘蔗脱毒组培苗直接种植生产原料蔗,利用分蘖后的脱毒组培苗植株主茎和无效分蘖茎的扦插方式,并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具有提高甘蔗产量的优势;二是同时具备生产原料蔗和种苗功能;三是脱毒组培苗及其主茎、分蘖茎和无效分蘖所生长的甘蔗植株具有充足的地下芽库,所生长的宿根具有充足的苗数,可延长宿根1‑2年,产量稳定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甘蔗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可为一种以甘蔗组培苗直接生产原料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为多年生高大实心草本热带农作物。根状茎粗壮发达。秆高3-5米。中国南方热带地区广泛种植,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区。
传统中,蔗农通常选择甘蔗生长较旺盛、蔗株分布及生长均匀、品种纯度高、病虫害较少、不倒伏的新植蔗田块进行留种,将在砍收甘蔗时,留下蔗茎直立、粗壮的植株,再选择蔗茎正常,蔗芽饱满的芽段作种,首选梢头芽作种,把虫芽、死芽、坏芽的节段斩去,所得到的蔗种长约30cm,种季当中播种覆土覆膜,即可长出健康茁壮的甘蔗植株。但此种种植方式,因种量大而占用和消耗大量原料蔗。
当甘蔗幼苗长出约6~12片真叶时,蔗株基部萌发出若干侧芽,称为分蘖,其中部分侧芽可以成长为一株蔗杆,称为有效分蘖,有效分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年甘蔗的产量。当甘蔗收获后,留在蔗地土中的甘蔗根部称为宿根,宿根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下,再次萌芽出土,成长为蔗株,称为宿根蔗,宿根蔗具有早生快发、早分蘖、早拔节的优势,因此,宿根的管理对取得大面积平衡增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宿根保留年限在2-4年,经多年连续无性留种种植后,多种病原物的反复侵染并在蔗株内积累,抑制甘蔗正常生长,当宿根成长出来的蔗株产量逐年低下后,则将宿根犁出,种植新的种苗。
甘蔗组培苗是采用甘蔗组织培养的种苗,具有分蘖能力强,有效分蘖多,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宿根生长茂盛等优点。但是甘蔗组培苗繁育速度有限,且成本较高,通常甘蔗组培苗用来培育甘蔗种茎,再将甘蔗种茎种植最终获得原料蔗。
检索到关于甘蔗组培苗种植、扦插种植的相关文献如下:
1、一种甘蔗健康种苗原苗3次重复移栽快速繁育的方法;申请号:CN201811602845.2;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摘要:一种甘蔗健康种苗原苗3次重复移栽快速繁育的方法,该方法是将由组织培养培育出来的甘蔗健康种苗经过假植炼苗后移栽到大田,待甘蔗健康种苗原苗90%发生分蘖时,剪下主茎扦插移栽,待第一次扦插茎100%发生分蘖时,再剪下扦插茎长出的主茎进行扦插移栽。使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以实现一亩变三亩节约了蔗种,而且可以错开种植和管理时间,极大限度地提高了机械和人工的利用率;还能分批收获蔗种,缓解双高糖料蔗基地因蔗种集中收获而导致淡旺季过度明显、后期严重缺种等问题;亦能缩短生产周期、节约生产成本,快速收获高质量的蔗种以及高产量的甘蔗。
2、甘蔗健康种苗原苗主茎重复补种延长甘蔗收获年限的方法;申请号:CN201811647734.3;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摘要:一种甘蔗健康种苗原苗主茎重复补种延长甘蔗收获年限的方法,该方法是将茎尖脱毒培育出来的甘蔗健康种苗经过假植炼苗后移栽到12月份采收的宿根甘蔗地或次年2月份新植的甘蔗地进行补种,待甘蔗健康种苗原苗90%发生分蘖时,剪下主茎扦插移栽到1-2月份采收的宿根甘蔗地或3月份新植的甘蔗地进行补种,待第一次扦插茎100%发生分蘖时,再剪下扦插茎长出的主茎扦插移栽到3-4月份采收的宿根甘蔗地或4-5月份新植的甘蔗地进行补种。使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以节约蔗种、降低甘蔗健康种苗用于补种的蔗种成本、缩短生产周期,也可以解决因甘蔗新植期和收获期延长造成甘蔗地无合适的蔗种补种的问题,延长了甘蔗的收获年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64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