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收LED光源蓝光的液体的制备方法及低蓝光LED灯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8222.X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3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严国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辉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1 | 分类号: | C08F283/01;C08F283/00;C08F265/04;C08F283/06;C08F222/20;C08F222/14;C08F212/08;C08K5/07;C07C45/64;C07C45/72;C07C49/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福保社区桃花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 led 光源 液体 制备 方法 低蓝光 灯具 | ||
本发明公开了吸蓝光液体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吸收LED光源蓝光的液体,由以下按质量份数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包括:基体树脂:30~60份、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15~20份、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8~1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6~12份、光稳定剂:2~7份、抗氧化剂:1~3份、紫外线吸收剂:1.5~4.5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0.5~1份;本发明本发明制备的紫外‑蓝光吸收材料产品具有良好的吸收紫外光(300‑400nm)和蓝光(400‑475nm)的功能;碳点合成简单、成本低且对环境友好,光学性质稳定,表面富含有机基团,能很好地分散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减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反应过程中引发剂的用量,并且还能吸收一定范围的蓝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蓝光液体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吸收LED光源蓝光的液体的制备方法及低蓝光LED灯具。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对于白光LED发光机构,目前最普遍的是利用蓝光芯片发出的蓝光激发荧光粉发出黄绿光,再与芯片的剩余蓝光混合成白光。这样的发光机制具有光效高及环保等多优点,但是也隐藏着安全性问题,例如蓝光危害。典型的蓝光芯片激发荧光粉生成白光的LED,其光谱500nm以下会有一个蓝光波峰,通常在445~455nm有相当的功率强度。对于高相关色温光源,蓝光波长较短或蓝光峰值较高,蓝光辐射剂量较高,而蓝光辐射剂量较高,特别是峰值波长在435~440nm之间的蓝光,容易对人眼产生一定的危害;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低龄人群若长期使用这些电子产品,伤害程度会更大,甚至会诱发致盲眼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吸收LED光源蓝光的液体的制备方法及低蓝光LED灯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LED光源蓝光的液体的制备方法及低蓝光LED灯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收LED光源蓝光的液体,由以下按质量份数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包括:基体树脂:30~60份、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15~20份、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8~1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6~12份、光稳定剂:2~7份、抗氧化剂:1~3份、紫外线吸收剂:1.5~4.5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0.5~1份、引发剂:0.2~0.4份、蓝光吸收剂:1~4份。
优选的,所述基体树脂为含羟基的醇酸树脂、高亚氨基丁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丙烯酸树脂、苯乙烯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光稳定剂为光稳定剂944、光稳定剂292、光稳定剂770、光稳定剂3808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264中的一种;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UV-329、UV-328、UV-327、UV-326、UV-234、UV-144中的一种;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或过氧化二异丙苯中的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吸收LED光源蓝光的液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羟基苯乙酮和卤代烷溶于溶剂,充分反应,得到烷氧基苯乙酮,备用;
S2、再称取摩尔比为1:3的乙二胺四乙酸与乙醇胺,加入水进行溶解,得到混合物;
S3、将混合物进行油浴回流200°C反应10h,之后再进行离心3次,每次离心的转速为8000rpm,离心的时间为8分钟,去除不溶的沉淀物质,保留上层清液;
S4、将烷氧基苯乙酮、间苯二甲酸二甲酯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催化剂溶于溶剂,再与上层清液进行缩合反应,得到3,3'-(1,3-亚苯基)双[1-(烷氧基苯基)-1,3-丙二酮]类化合物;
S5、将S4中的化合物采用砂芯漏斗,以及使用孔径为0.22μm的水相滤膜进行抽滤,去除溶液中大粒径分子,得到蓝光吸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辉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辉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82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