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高线轧变尾圈钩型反冲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99394.9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4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韶;朱国俊;马东浩;刘逖;王鑫;桂立波;刘晓明;高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刘菊欣 |
地址: | 5296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高线轧变尾圈钩型 反冲 控制 方法 | ||
1.双高线轧变尾圈钩型反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实时采集双高线轧变中部成品圈直径;
步骤二:实时采集双高线轧变尾部成品圈直径;
步骤三:将双高线轧变尾部成品圈直径与双高线轧变中部成品圈直径进行比较,计算出两个直径的比值,根据比值设定尾圈钩型反冲参数,尾圈钩型反冲参数包括轧变尾圈修正值、触发延展区间、可调时间维度,尾圈钩型反冲参数控制的为双高线轧变系统高三件衔接夹送系统的速度匹配及跟随关系,其中:
若当前采集到的双高线轧变尾部成品圈直径与中部成品圈直径之后两个成品圈直径的比值<1,则控制双高线轧变系统高三件衔接夹送系统的速度匹配及跟随关系轧变尾圈修正值为-1~-5,触发延展区间为-0.3~0.6,可调时间维度为500~1000ms,直到轧变尾圈直径与轧变中圈直径无差异,双高线轧变尾部成品圈直径与中部成品圈直径的比值=1;
若当前采集到的双高线轧变尾部成品圈直径与中部成品圈直径之后两个成品圈直径的比值>1,则控制双高线轧变系统高三件衔接夹送系统的速度匹配及跟随关系轧变尾圈修正值为2~3,触发延展区间为0.1~0.3,可调时间维度为100~500ms,直到轧变尾圈直径与轧变中圈直径无差异,双高线轧变尾部成品圈直径与中部成品圈直径的比值=1;
若当前采集到的轧变尾圈直径与轧变中圈直径无差异,即双高线轧变尾部成品圈直径与中部成品圈直径的比值=1,则控制双高线轧变系统高三件衔接夹送系统的速度匹配及跟随关系轧变尾圈修正值、触发延展区间、可调时间维度保持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高线轧变尾圈钩型反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每次以一定的时间间隔t实时采集双高线轧变中部成品圈直径及双高线轧变尾部成品圈直径,时间间隔t为50m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高线轧变尾圈钩型反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通过调节双高线尾圈钩型反冲参数即轧变尾圈修正值、触发延展区间、可调时间维度来调节用来控制双高线轧变系统高三件衔接夹送系统的速度匹配及跟随关系。
4.双高线轧变尾圈钩型反冲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圈径检测器以及和圈径检测器连接的集中控制平台,所述集中控制平台包括圈径采集单元、圈径比较单元和尾圈钩型反冲参数调节单元;
所述圈径检测器,用于检测双高线轧变尾部成品圈直径以及双高线轧变中部成品圈直径;
所述圈径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圈径检测器检测到的双高线轧变尾部成品圈直径以及双高线轧变中部成品圈直径;
所述圈径比较单元,用于将当前采集的双高线轧变尾部成品圈直径、双高线轧变中部成品圈直径进行比较,判断两个成品圈直径的比值;
所述尾圈钩型反冲参数调节单元,用于根据当前采集的双高线轧变尾部成品圈直径与中部成品圈直径的比值与双高线轧变尾部成品圈直径与中部成品圈直径的比值大小关系发出尾圈钩型反冲参数即轧变尾圈修正值、触发延展区间、可调时间维度的调节信号,通过尾圈钩型反冲参数即轧变尾圈修正值、触发延展区间、可调时间维度的调节信号对双高线轧变系统高三件衔接夹送系统的速度匹配及跟随关系进行调节;
其中:
若当前采集到的双高线轧变尾部成品圈直径与中部成品圈直径之后两个成品圈直径的比值<1,则控制双高线轧变系统高三件衔接夹送系统的速度匹配及跟随关系轧变尾圈修正值为-1~-5,触发延展区间为-0.3~0.6,可调时间维度为500~1000ms,直到轧变尾圈直径与轧变中圈直径无差异,双高线轧变尾部成品圈直径与中部成品圈直径的比值=1;
若当前采集到的双高线轧变尾部成品圈直径与中部成品圈直径之后两个成品圈直径的比值>1,则控制双高线轧变系统高三件衔接夹送系统的速度匹配及跟随关系轧变尾圈修正值为2~3,触发延展区间为0.1~0.3,可调时间维度为100~500ms,直到轧变尾圈直径与轧变中圈直径无差异,双高线轧变尾部成品圈直径与中部成品圈直径的比值=1;
若当前采集到的轧变尾圈直径与轧变中圈直径无差异,即双高线轧变尾部成品圈直径与中部成品圈直径的比值=1,则控制双高线轧变系统高三件衔接夹送系统的速度匹配及跟随关系轧变尾圈修正值、触发延展区间、可调时间维度保持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939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