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的极片或隔膜的孔隙率测试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9791.6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7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陈淑青;施华军;吕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冯振华;郑纯 |
地址: | 215335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隔膜 孔隙率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的锂电池的极片或隔膜的孔隙率测试的装置,属于电池孔隙率测试的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的产品测试锂电池的极片或隔膜孔隙率麻烦或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其包括支架、溶液瓶、悬挂绳、电子称重装置和控制器,其中:所述电子称重装置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所述溶液瓶放置在所述电子称重装置上,并载有预设重量的溶液;所述悬挂绳一端与所述支架顶部连接,一端与锂电池的极片或隔膜连接,通过所述电子称重装置称取所述溶液瓶的重量能够确定极片或隔膜的孔隙率。通过发明的装置能够替代传统方式的测试,节约成本和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孔隙率测试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的极片或隔膜的孔隙率测试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新能源产业对锂离子电池体积能量密度、倍率充放电性能、循环寿命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锂电池极片和隔膜的孔隙率对锂电池的多项性能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传统评测极片/隔膜孔隙率的方法是压汞仪法,依靠外加压力使汞克服表面张力进入极片/隔膜孔隙来测定极片/隔膜的孔隙孔径和孔隙分布;增大外界压力时,可使汞蒸汽进入更小的气孔,进入气孔的汞量也就愈多,当汞在气孔中的表面张力与外加压力达到平衡时,就可以计算出极片/隔膜的孔体积,从而计算出极片/隔膜的孔隙率。
其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测试完成后对汞的处理麻烦,如,完成测试后附带汞蒸气的样品的处理非常麻烦。
2.测试成本较高,如,压汞仪设备本身比较昂贵(约40万RMB),每次测试产生成本也很高(400-600RMB/次),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所需成本要求。
3.传统方法测试极片孔隙率的时间很长,且对测试人员操作的熟练度以及测试环境均有非常高的要求,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所需效率要求。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的极片或隔膜的孔隙率测试的装置,解决现有技术的产品测试锂电池的极片或隔膜孔隙率麻烦或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案的技术方案有诸多技术有益效果,见下文介绍:
提供一种锂电池的极片或隔膜的孔隙率测试的装置,适应于锂电池的性能测试,包括支架、溶液瓶、悬挂绳、电子称重装置和控制器,其中:
所述电子称重装置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
所述溶液瓶放置在所述电子称重装置上,并载有预设重量的溶液;
所述悬挂绳一端与所述支架顶部连接,一端与锂电池的极片或隔膜连接,通过所述电子称重装置称取所述溶液瓶的重量能够确定极片或隔膜的孔隙率。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溶液瓶内的溶液为水。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支撑杆,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杆一体式或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为L型结构设置,并与所述悬挂绳一端连接。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悬挂绳为刚性绳。
其次是提供一种锂电池的极片或隔膜的孔隙率测试的方法,适应于锂电池的性能测试,所述方法包括:
搭建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上放置电子天平,所述电子天平与控制器连接,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
选取预设容积的溶液瓶并加入预设重量的溶液且不加满,将悬挂绳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连接,并部分进入所述溶液瓶的溶液中,并记录电子天平重量,即为,m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97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