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真空模压成型设备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0139.1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0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明;崔峰波;蒋斌兵;章建忠;冉文华;张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44 | 分类号: | B29C70/44;B29C70/54;B29C33/04;B29C33/00;B29C3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李俊红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真空 模压 成型 设备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真空模压成型设备及工艺,所述复合材料真空模压成型设备包括机架、上模具、下模具、驱动装置、真空系统和温控系统,所述下模具和所述驱动装置均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模具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且位于所述下模具的上方,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对齐且密闭接触;所述真空系统与所述上模具和/或所述下模具的模腔相连通;所述温控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连接,被配置为控制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的温度。本方案能够实现真空和模压的一体化自动成型,利用驱动装置实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开合,利用真空系统进行抽真空,大幅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保证真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真空模压成型设备及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复合材料真空成型方式主要是,利用真空袋将预浸料密封后,抽真空、再灌注树脂,这种方式存在耗材多、产品表面不平整的问题。技术人员通过对模具应用的扩展,将真空成型方式转变为在可密封的金属模具中进行,模具内预先铺设预浸料,再通过真空灌注树脂的方式成型,这种方式的可操作性很强,成型的产品树脂含量稳定,但是模具重量较大,采用拧紧螺丝的方式实现密闭,劳动强度大,而且无法实现恒温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任何一个的复合材料真空模压成型设备及工艺。具体地,本发明提供能够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保证模具真空度、实现恒温操作的复合材料真空模压成型设备及工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真空模压成型设备,所述复合材料真空模压成型设备包括机架、上模具、下模具、驱动装置、真空系统和温控系统,所述下模具和所述驱动装置均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模具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且位于所述下模具的上方,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对齐且密闭接触;所述真空系统与所述上模具和/或所述下模具的模腔相连通;所述温控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连接,被配置为控制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的温度。
其中,所述复合材料真空模压成型设备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真空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均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其中,所述温控系统包括上加热块和下加热块,其中,所述上加热块设置在所述上模具上,所述下加热块设置在所述下模具上。
其中,所述温控系统还包括上保温层和下保温层,所述上保温层设置在所述上模具上,且覆盖所述上加热块设置;所述下保温层设置在所述下模具上,且覆盖所述下加热块设置。
其中,所述温控系统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上加热块、所述下加热块连接。
其中,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浇注口,所述浇注口与所述上模具的模腔相连通。
其中,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出胶口,所述出胶口位于所述上模具的上表面中部、且与所述上模具的模腔相连通。
其中,所述真空系统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上模具的所述出胶口相连通。
其中,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真空模压成型工艺,所述复合材料真空模压成型工艺通过如以上内容所述的复合材料真空模压成型设备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真空和模压的一体化自动成型,利用驱动装置实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开合,利用真空系统进行抽真空,大幅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保证真空度;同时,利用温控系统保持上模具和下模具恒温,保证产品成型质量。
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巨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0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双型光引发基团改性的第3代树枝状自引发UV树脂
- 下一篇:绿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