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化脱氮除磷系统的蓝铁石分离与硅藻土回收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0155.0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6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褚华强;张亚雷;周雪飞;马佳莹;缪诗咏;张艺沛;王帆;樊海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1B25/37;C01B33/12;C02F11/127;C02F1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余莹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化 系统 铁石 分离 硅藻土 回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强化脱氮除磷系统的蓝铁石分离与硅藻土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所述强化脱氮除磷系统的蓝铁石分离与硅藻土回收装置实现:所述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所述二沉池之后还依次连通有厌氧消化池和磁力多功能水力旋流器,所述磁力多功能水力旋流器包括矩形进料口(1)、水力旋流器壳体(2)、溢流管(3)、中心管(4)、永磁铁(5)和出料口(6),其中,所述水力旋流器壳体(2)由位于上方的空心圆柱体以及位于下方与所述空心圆柱体相通的空心圆锥体组成,所述矩形进料口(1)位于所述空心圆柱体的上部,所述出料口(6)位于所述空心圆锥体的底部;所述溢流管(3)和中心管(4)同轴位于空心圆柱体的中心位置,且所述中心管(4)直径小于溢流管(3),所述中心管(4)出口位置高于所述溢流管(3)的出口位置;所述永磁铁(5)设置在所述空心圆锥体的外部;所述矩形进料口(1)延伸至溢流管(3)内部;所述矩形进料口(1)外侧连接有文丘里射流器;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城镇污水依次进入所述厌氧池、所述缺氧池和所述好氧池,将粉末硅藻土投加进入所述厌氧池,作为脱氮功能菌微生物的载体;
2)所述好氧池排放出的混合液进入所述二沉池,所述二沉池中的剩余污泥部分回流至所述厌氧池,并再次依次进入所述缺氧池和所述好氧池,部分进入厌氧消化池;
3)将三价铁源物质投加进入所述厌氧消化池,所述三价铁源物质中的三价铁被所述厌氧消化池中的异化铁还原微生物还原为二价Fe,并与污泥在所述厌氧消化过程中释放的PO43-结晶形成蓝铁石沉淀,实现城镇污水中磷的去除;
4)所述厌氧消化池排出的混合污泥与氮气进入文丘里射流器,形成高流速水射流进入所述磁力多功能水力旋流器,在磁力和水流剪切力作用下,完成蓝铁石沉淀、粉末硅藻土和污泥三种物质的分离,并回收利用部分蓝铁石沉淀和粉末硅藻土,部分蓝铁石沉淀投加进入厌氧消化池作为蓝铁石结晶的晶种,粉末硅藻土回收并通过投料器输送返回所述厌氧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脱氮除磷系统的蓝铁石分离与硅藻土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多功能水力旋流器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化脱氮除磷系统的蓝铁石分离与硅藻土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多功能水力旋流器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01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