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屑状高温合金返回料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0577.8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0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董鸿志;浦益龙;王博;李亚峰;李华兵;李淑苹;徐进涛;熊兰兰;马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隆达超合金航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35 | 分类号: | B09B3/35;B09B3/40;B09B1/00;C23G1/02;C23G1/10;C23G1/14;C23G1/2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兴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517 | 代理人: | 屠志力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合金 返回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屑状高温合金返回料处理方法,所述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步骤S1,分选;步骤S2,破碎;步骤S3,碱洗;步骤S4,助洗溶液清洗;步骤S5,酸洗;步骤S6,水洗;步骤S7,烘干。本发明实施例可有效去除屑状高温合金返回料表面非金属夹杂物,降低高温合金返回料的浮渣含量,将处理后的高温合金返回料熔炼,熔炼后的母合金夹杂物含量为0.5级,浮渣含量在2%以内;且可有效去除屑状高温合金返回料表面油污,余碳含量范围在100ppm以内,将该处理方法处理后的高温合金返回料熔炼后,其母合金基本达到了全新料水平,大大提高了返回料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屑状返回料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屑状高温合金返回料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高温合金是在600-1200℃高温下能承受一定应力并具有抗氧化或抗腐蚀性能的合金,是我国航空、航天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等热端部件材料,特别是涡轮叶片、导向叶片、涡轮盘等部件的使用材料。近年来,随着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工业的快速发展,高温合金使用量大大增加,镍(Ni)、铬(Cr)、钴(Co)、钨(W)、钼(Mo)、铼(Re)等原材料被大量消耗。因此,从资源的可循环利用角度看,开展高温合金屑状返回料的回收再利用显得非常有必要。
高温合金屑状返回料主要是高温合金零件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车削料,呈丝状或刨花状,表面带有大量的油污、积尘或较多杂质,无法直接投入真空熔炼使用,大多数厂家都是采用降等级或作废料处理,造成金属材料和资源的大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屑状高温合金返回料处理方法,通过该方法提高屑状高温合金的回收利用率,节约资源。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最大限度地提升屑状高温合金返回料的回收利用率,实现资源节约和减少矿产资源开采的目的。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屑状高温合金返回料处理方法,所述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S1,分选:将屑状返回料进行分选,分拣并去除磁性金属、非金属及其他杂质;
步骤S2,破碎:将经步骤S1分选后的屑状返回料用破碎机进行破碎,得到鱼鳞片状屑料,所述破碎机内部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的孔径不大于20mm;
步骤S3,碱洗:将步骤S2中的鱼鳞片状屑料放入碱性溶液清洗槽内清洗;
步骤S4,助洗溶液清洗:将经步骤S3清洗后的鱼鳞片状屑料的放入助洗溶液清洗槽内清洗5~10min,设定清洗温度为40~50℃;
步骤S5,酸洗:将经步骤S4清洗后的鱼鳞片状屑料放入酸性溶液清洗槽内清洗;
步骤S6,水洗:将经步骤S5清洗后的鱼鳞片状屑料放入纯水清洗槽中清洗10~15min,清洗温度为50~60℃;
步骤S7,烘干:将所述步骤S6清洗后的鱼鳞片状屑料进行烘干处理,所述烘干温度为150~200℃,烘干时间为5~8min。
具体地,步骤S3中,所述碱性溶液为强碱溶液;所述强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40%;
所述清洗时间为15~20min,清洗温度为70~90℃。
具体地,步骤S4中,所述助洗溶液以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10~20%碳酸钠、5~10%碳酸氢钠、1~3%偏硅酸钠。
具体地,步骤S4中,所述助洗溶液以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20~25%碳酸钠、5~10%乙二胺四乙酸四钠、1~3%偏硅酸钠和1~3%聚醚。
具体地,步骤S4中,所述助洗溶液以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30~35%碳酸氢钠、10~15%三聚磷酸钠、5~8%乙二胺四乙酸四钠和3~5%聚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隆达超合金航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隆达超合金航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05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