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原检测研究用的超声波清洗机及病原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0769.9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7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苏友禄;江飚;李薇;马杰;王泽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08B3/12 | 分类号: | B08B3/12;B08B3/10;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灿 |
地址: | 5102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原 检测 研究 超声波 清洗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且公开了一种病原检测研究用的超声波清洗机及病原检测方法,包括清洗机机体,所述清洗机机体的顶端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盖,所述清洗机机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三个电源接触装置,所述防护盖的底端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防护盖的滑槽的底端设有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池主体,所述清洗池主体的顶端与防护盖的滑槽进行活动连接,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清洗装置由于旋转限位装置以及防护盖的支持,使得在清洗装置在进行旋转时不会被出现偏移,同时由于清洗池主体开设的转动槽,使得旋转限位装置对清洗装置进行限位,同时电源接触装置可以在不使用导线的情况下使得超声波发生器进行接通电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病原检测研究用的超声波清洗机及病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超声波清洗机原理由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高频振荡信号,通过换能器转换成高频机械振荡而传播到介质--清洗溶剂中,超声波在清洗液中疏密相间的向前辐射,使液体流动而产生数以万计的直径为50-500μm的微小气泡,存在于液体中的微小气泡在声场的作用下振动。这些气泡在超声波纵向传播的负压区形成、生长,而在正压区,当声压达到一定值时,气泡迅速增大,然后突然闭合。并在气泡闭合时产生冲击波,在其周围产生上千个大气压,破坏不溶性污物而使他们分散于清洗液中,当团体粒子被油污裹着而黏附在清洗件表面时,油被乳化,固体粒子及脱离,从而达到清洗件净化的目的。在这种被称之为空化效应的过程中,气泡闭合可形成几百度的高温和超过1000个气压的瞬间高压,从而达到清洗的效果。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往往超声波的振动部位造成液体的大量气泡没有集中在物件处,而是在四周扩散,就会导致存在较大的能源浪费同时使得清洗不彻底,气泡的密度不够就会导致清洗能力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病原检测研究用的超声波清洗机及病原检测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气泡的浪费的同时能提高清洗效果。
如图1-6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原检测研究用的超声波清洗机及病原检测方法,包括清洗机机体,所述清洗机机体的顶端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盖,所述清洗机机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三个电源接触装置,所述防护盖的底端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防护盖的滑槽的底端设有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池主体,所述清洗池主体的顶端与防护盖的滑槽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清洗池主体的中部开设有五个转动槽,五个所述清洗池主体的转动槽内均活动连接有八个旋转限位装置,所述旋转限位装置固定连接在清洗机机体的内壁,所述清洗池主体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空心管,所述清洗池主体空心管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清洗池主体的空心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的外侧活动套接有齿轮橡胶套,所述清洗池主体的底端开设有接电槽,所述接电槽内固定连接有输电铜圈,所述输电铜圈的底端与电源接触装置的顶端相接触,所述清洗机机体内设有电机,所述清洗机机体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清洗机机体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的传动齿轮与套接有齿轮橡胶套的旋转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清洗机机体位于超声波发生器的底端处还固定连接有电源接触装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所述旋转限位装置包括限位主体,所述限位主体固定连接在清洗机机体的内壁,所述限位主体的内部开始有弹簧放置槽,所述限位主体的弹簧放置槽内设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远离限位主体底端的一端设有限位球,所述限位主体靠近限位弹簧的一端的弹簧放置槽设有限位球的限位槽,所述限位主体限位槽的直径为限位球直径的二分之三。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所述电源接触装置包括接触底座,所述接触底座固定连接在清洗机机体中部底端,所述接触底座的顶端开设有弹簧升起槽,所述接触底座的弹簧升起槽内设有接触弹簧,所述接触弹簧的顶端设有接触球,所述接触底座弹簧升起槽的顶端设有接触球的限制槽,所述接触底座的限制槽的直径为接触球直径的二分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未经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07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